2024诗歌类文本阅读考点二十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突破高考诗歌阅读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01020304目录CONTENTS考情分析知识图谱析真题研核心提炼05型特题训01考情分析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考查角度命题特点2023全国乙卷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抒情手法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抒情手法全国乙卷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抒情手法浙江卷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描写手法、修辞手法2021浙江卷分别赏析上片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描写手法、叙事手法2019全国卷Ⅱ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浙江卷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描写的手法①全国卷的考查指向明确,更侧重对“表达方式”中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的考查。高考体验根据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题型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基本题型1.“小切口”设题。所谓“小切口”,即问题指令性一般较为明晰、具体,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例如: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按规则”进行。2.“大角度”设题。所谓“大角度”,即问题或相对宽泛,如“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没有明确的考点指令,需要考生通过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判断,确定考点,进行作答。①辨识诗歌中各种表达技巧的使用。②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③评价其对表现人物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题型变化02知识图谱诗歌的表达技巧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物情关系:借物抒怀、托物言志(3)事情关系:借古讽(伤)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正面描写描写手法(1)描写顺序(观察角度):远近、高低、时间空间变化(2)色彩运用:明暗对比,绘形绘色(3)动静(视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4)衬托渲染(5)白描、工笔(细节描写)(6)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7)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谐音)、反问、反复、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互文、设问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曲笔入题象征、想象、联想、曲笔(从对方如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表达方式表手法现修方法辞技巧结构记叙议论描写侧面描写赏析表达技巧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点+释+效表达技巧题三个步骤点明技巧名称解技巧用释运分析技巧在塑造人物、表情意方面的作用达※:其中“点”“效”步骤最重要。1、精准判断表技巧达①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如判“城中桃李愁雨,春在溪菜花”所用的表断风头荠达技巧,就不能看“城中桃李愁雨”句而是“人”,而把句单风这认为拟应两成一整体看,“比”。连个则为对②把握关系。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都表现为“关系”:借景抒情是景与情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2、精准分析表技巧达①紧扣目的。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巧+表达目的”就等于表达效果。在具体诗歌中,表达目的包括写景、状物、造境、写人、叙事、抒情等方面。所谓赏析表达效果,就是运用这种技巧,看它写出了什么样的景,使景物描写得如何;描绘了什么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