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索引:真题回顾体悟解题技法归纳强化提升训练(2020·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高考真题体悟这是一篇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要求考生当一回《中华地名》栏目的客串主持人。考生需补充上自己熟悉的地名,使题目完整后,按照主持词的文体要求,完成一篇主持词。从信息关键词看,材料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思路,考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例如旅游胜地、文化古城等。完成地名选择后,考生再通过调动记忆中存储的相关素材储备,对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行筛查,对能唤起记忆与情感,或者是有难忘的故事,又或者是有特殊意义的角度进行排序,选择较好入手的角度进行切入,由浅入深,挖掘该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材料提供的任务指令。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材料作文给我们提出了以下任务驱动指令:1.文体驱动:本题要求考生写一篇主持词,主持词属于应用文范畴,我们要明确该文体格式的要求。2.内容驱动:该题要求考生从熟悉的地名入手,选择自己生活、旅游过的地方,进而激发考生对于家乡文化或某一地域的热爱,书写地域文化内涵实质。3.对象驱动:写作时要有写给谁的语境意识。考生需化作电视台主持人,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领略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那么在语言上我们要避免口语化,在逻辑上需要注意层次的递进或者并列,选取的人、事、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4.思维驱动:在写作时要有思辨性和探究性,注意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在论述地域文化的现状与优势的同时,能否深入挖掘地域发展的弊端和不足,为地域发展献言献策,也是当代青年学子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综上所述,这则材料作文的立意会因地点的改变而改变,不能把作文写成景物观光式的导语,而应侧重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等人文精神方面的探讨。解题技法归纳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一般材料型作文的区别。不妨以高考真题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例1】(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2】(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以上两则材料作文中,【例1】是任务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