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核素练习(解析版)1.对符号Cl的理解正确的是()A.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B.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子数是35C.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17D.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8【答案】D【解析】氯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不是一个整数,A不正确;35表示质量数,17表示质子数,B、C均不正确;中子数为18,D正确。2.X、Y-、Z2+三种微粒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一定不能再相等的是()A.中子数B.质量数C.电子数D.核电荷数【答案】D【解析】三种微粒都是单核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核外电子数相同,因为X为原子,Y-为Y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Z2+为Z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则它们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3.nmolH2气体与nmolT2气体不同之处是()A.质量B.原子数C.电子数D.体积(相同状况)【答案】D【解析】一个H2与T2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因为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所以物质的量相同时,原子数、电子数、体积(相同状况)相同,质量不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构成的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所以变成氖原子D.Ar、K、Ca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答案】A【解析】A选项中的各核素属同一元素,这些核素间必定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A正确;B选项描述的只是原子构成的一般规律,而忽视了氕原子(H)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而无中子这个特例,B错误;原子种类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若原子核不改变,仅核外发生电子得失,不会发生由一种原子转变为另一种原子的现象,而只能由原子变为离子,C错误;互为同位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而其质量数必然不等,D错误。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B.Ca和Ca、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位素C.H和H是不同的两种核素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答案】B【解析】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A项中的四种微粒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H和H是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不等的不同的氢原子,它们是不同的核素;12C和14C由于其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分别为6和8,故它们互为同位素,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却几乎相同;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6.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C.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D.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周期,A错,B对;短周期指第一、二、三周期,C错;ⅠA族包括碱金属元素和氢元素,D错。7.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4,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A.14B.15C.16D.17【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即14号元素硅。8.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x+1的元素不可能处在()A.ⅢA族B.ⅠA族C.镧系元素D.ⅢB族【答案】B【解析】第ⅡA族的元素之后紧邻的元素可能为ⅢA族或ⅢB族(包括镧系元素),不能为ⅠA族元素。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答案】D【解析】A项,x在第四周期0族,x=16+18+2=36,错误;B项,x在第五周期Ⅷ族,x=26+1+18=45,错误;C项,x在第五周期ⅦB族,x=74+1-32=43,错误;D项,x在第四周期ⅦA族,x=18-1+18=35,正确。.10.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曾制得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A.第三周期第ⅤA族B.第四周期第ⅢA族C.第五周期第ⅢA族D.第四周期第ⅤA族【答案】B【解析】据化学式RN知N为-3价,则R为+3价,所以R的原子序数为28+3=31;与31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为36(氪:第四周期),所以31-36=-5,因此R元素也在第四周期,8-|-5|=3,则R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