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高中统编教材高频文化常识词语汇总练一单项练习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执事:是执行法律与裁决的官吏。B.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D.《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B.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C.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驾车的人。D.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该是指敬酒献物,祝人长寿的意思。B.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C.“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D.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C.桑榆:生长树木的地方,表示乡村。D.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B.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C.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D.六气:阴、阳、风、雨、晦、明。6.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B.床:古代的坐具。C.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D.初阳岁:指刚入夏天。7.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妾:旧时男人对女人的称呼。B.公姥:公公和婆婆。C.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D.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8.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B.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C.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D.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E.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着者方可入庙奉祀。F.唐以后,每个皇帝才开始都不再有庙号。9.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B.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C.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D.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望日前一天10.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