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杨浦区2065-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年级生物学学科试卷2024.03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单选、多选、编号选填)或写(填空、简答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单选”指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指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编号选填”指用试题中所列出的数字编号答题,每空的正确选项有一个或多个。一、海獭与蔓草(15分)1.海獭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鳗草是一种生长在浅海的高等植物。海獭经常在鳗草丛中挖掘动物,从而在鳗草丛中留下裸露的斑块(“觅食坑”),但一段时间后这些“觅食坑”又可被鳗草重新覆盖。为探究海獭的行为对鳗草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加拿大西海岸9个观察点针对鳗草的基因丰富度和基因型多样性展开调查,如图1所示。(1)研究人员调查海獭的种群密度,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B.描述法D.显微镜观察(2)由于海上毛皮贸易,加拿大西海岸的海獭于20世纪初灭绝,随后于1969至1972年间被重新引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引入后该地区海獭的种群增长最终呈__________。(“J”型增长/“S”型增长)(3)海獭是杂食性动物,其食物中有1/5来自水生植物,2/5来自小型肉食动物,2/5来自植食性动物,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海獭每增加1千克体重,总共需消耗植物约____________千克。(4)鳗草丛中的“觅食坑”一段时间后又被鳗草覆盖,该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由于海底鳗草区域物种种类较少,因此该区域生态系统表现为__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较弱。(5)鳗草丛中的硅藻等单细胞藻类与鳗草的生长高度相关,因而研究人员借助血细胞计数板估算硅藻的种群密度。计数时某一显微镜视野如图2所示,则该视野中的硅藻细胞数量应记录为_____________个。(6)试根据题干信息及图1判断,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A.海獭与鳗草之间的信息传递呈单向性B.九个观察点的选择遵循随机取样原则B.海獭行为丰富了鳗草的遗传多样性D.海獭行为改变了鳗草生长区的生境【答案】(1)B(2)“S”型增长(3)442(4)①.次生演替②.抵抗力稳定性(5)6(6)BBD【解析】【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小问1详解】海獭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个体较大,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ABD错误,B正确。故选B。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问2详解】重引入后该地区海獭的种群增长最终呈“S”型增长,因为其种群所处的空间和食物等资源是有限的。【小问3详解】海獭是杂食性动物,其食物中有1/5来自水生植物,2/5来自小型肉食动物,2/5来自植食性动物,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海獭每增加1千克体重,总共需消耗植物约1/5÷10%+(2/5÷10%÷10%÷10%)+(2/5÷10%÷10%)=442千克。【小问4详解】鳗草丛中的“觅食坑”一段时间后又被鳗草覆盖,该现象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由一定的生物和土壤条件存在)。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由于海底鳗草区域物种种类较少,因此该区域生态系统表现为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小问5详解】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边,故计数时某一显微镜视野如图2所示,则该视野中的硅藻细胞数量应记录为6个。【小问6详解】A、海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