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政治体制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有人指出“在所有人数非常众多的集会中,无论其成员如何组成,激情从来都会占据理性的上风。即使每个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雅典的每次公民大会仍然是暴民聚会”。这一言论抨击了雅典()A.直接民主B.轮番而治C.法律至上D.人民主权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权力最大B.审判流程公开公正C.公民是城邦的主体D.具有权力制约思想3.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表明()A.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B.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4.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位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5.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C.由中央集权制度向君主专制转变D.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等级制转变6.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7.1741年2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这直接反映出()A.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B.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C.责任内阁制已逐渐形成D.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行政人员、法官不得在国会占有议席,国会议员也不能受任政府的文官职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也不能同时担任法官。此规定旨在()A.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B.规定各种权力的制衡C.创建人民主权原则的新政府D.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9.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C.调和了不同阶层的利益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10.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这一现象说明英国()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的民主政治对雅典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的影响是知此之大。正如伯里克利所预言的:“真的,我们所遗留下来的帝国标志和纪念怕是巨大的。不但现在,而且后世也会对我们表示赞叹。”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摘编自张国安冯明臣《试论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二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