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阅读第三单元10三峡a郦道元预习◎三峡景色奇绝,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江中水流湍急,险滩密布,历代文人多有吟咏。课外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自b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d亭午e夜分f,不见曦月g。至于夏水襄陵h,沿溯阻绝i。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j,暮到江陵k,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l御风,不以疾m也。春冬之时,则素湍n绿潭,回清o倒影,绝p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a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b〔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d〔自非〕如果不是。e〔亭午〕正午。f〔夜分〕半夜。g〔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h〔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i〔沿溯(sù)阻绝〕意思是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j〔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k〔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l〔奔〕这里指飞奔的马。m〔不以疾〕没有这么快。n〔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o〔回清〕回旋的清波。p〔绝(yǎn)〕极高的山峰。阅读55阅读10三峡漱a其间,清荣峻茂b,良c多趣味。每至晴初d霜旦e,林寒涧肃f,常有高猿长啸,属引g凄异h,空谷传响i,哀转j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k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思考探究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积累拓展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自4三峡七百里中自4非亭午夜分孤常读书,自4以为大有所益2.沿溯阻绝4绝4多生怪柏哀转久绝43.素4湍绿潭可以调素4琴,阅金经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a〔飞漱(shù)〕飞速地往下冲荡。b〔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c〔良〕甚,很。d〔晴初〕天刚放晴。e〔霜旦〕下霜的早晨。f〔肃〕肃杀,凄寒。g〔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h〔凄异〕凄惨悲凉。i〔响〕回声。j〔哀转〕声音悲凉婉转。k〔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56阅读第三单元11短文二篇预习◎面对风景,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美。默读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两位作者发现的美和寄寓的情。◎朗读课文,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答谢中书书aa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b〔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c〔四时〕四季。d〔歇〕消散。e〔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f〔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g〔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