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10月18日﹣﹣24日,地球公转运动处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也就是图中的③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解答即可。2.【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小朋友想知道青岛在中国的位置,应选择的地图是中国政区图。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3.【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解答】解: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是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D、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现象,理解答题即可。4.【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解答】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牢记即可。5.【分析】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解答】解:A、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B、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故C不符合题意;D、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最多少数民族人口的是壮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特点,要理解记忆。6.【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选:B。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答题即可。7.【分析】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解答】解:被洪水围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