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11无衣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四川·成都实外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岁暮【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无衣》全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重章叠唱”,回环往复。B.《无衣》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充满火一般燃烧的激情,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C.《岁暮》颔联的“烟尘”与后文“鼓角”相应,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D.边地战争不息,朝廷之臣无人请缨,江湖之士的杜甫一时报国无门,只得暂时保全自己。2.两首诗都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但情感各异。请简要分析【答案】1.D2.①《无衣》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②《岁暮》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里懦弱无能的大臣们的谴责;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只得暂时保全自己”错,“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第一句是反问句,表示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可见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诗中无“只得暂时保全自己”的意思。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与子同袍”“与子同仇”“与子同泽”“与子偕作”“与子同裳”“与子偕行”,是在“王于兴师”之时,“与你同穿战袍、同穿内衣、同穿战裙”,与你共同对敌、一起出发、与你共前进。体现了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的精神。《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朝廷中无人请缨,无人能当大任,是对朝廷大臣懦弱无能的谴责;报国无门,空有一片豪情,是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2022·四川自贡·高一开学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注】。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泽:亲肤的内衣。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首诗语言简练,用整齐的四言,节奏铿锵,读来给人激昂慷慨的振奋之感。B.诗中“同”“偕”二字反复出现,表现了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共赴疆场的团结。C.临战才修理戈矛、甲兵,说明战前的准备不足,这是一场王仓促发动的战争。D.从“同仇”到“偕行”,诗从战前统一思想写到战斗逐步展开,运用了赋的写法。4.这首诗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有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3.C4.这首诗三章,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形成重章叠唱,加强了反问的语气,一唱三叹,强化了与子同袍的同甘共苦之情和同仇敌忾、同赴国难的决心和勇气。【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临战才修理戈矛、甲兵,说明战前的准备不足,这是一场王仓促发动的战争”错误,诗歌目的是想要展现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将士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便磨刀擦枪,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并非真的是“临战才……”,也并非“仓促发动的战争”,而是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由题干“这首诗每章都用‘岂曰无衣’开头”可知,诗歌三章都以“岂曰无衣”开头,这属于《诗经》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