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惠安县第二教研联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2)__________,洪波涌起。(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5)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6)孔子不愧为圣贤先哲,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精辟地指出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7)“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答案】①.随君直到夜郎西②.秋风萧瑟③.一夜征人尽望乡④.遥怜故园菊⑤.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⑥.学而不思则罔⑦.思而不学则殆⑧.夕阳西下⑨.断肠人在天涯⑩.乡书何处达⑪.归雁洛阳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郎、萧瑟、望、菊、罔、殆、涯、雁”。2.下面是小雨同学在朋友圈中发表的一段语文学习感受,按要求作答。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甲(A.遨游B.翱翔)书海,我们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踪迹,那①wǎn(A.婉B.宛)转的鸟声,乙(A.酝酿B.弥漫)在空气中的花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那粗犷②(A.guǎngB.kuàng)的夏雨,静谧的秋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跃。……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生活更富诗情画意。(1)为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3)同学们纷纷在这段文字下留言,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B.在我心中,语文是百花园,色彩缤纷。生机无限。C.我们在语文学习之旅中,赏言图风景,品学习之气。D.通过语文学习,让我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答案】2..①B.②A3..①A.②B4.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婉转:婉转侧重意思是说话含蓄、曲折而温和。宛转:宛转侧重指委婉曲折,话语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也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①处是想形容鸟叫声悠扬动听,故选B.“宛转”。粗犷(guǎng):粗野,豪放。“犷”(guǎng),意为粗野强悍,强壮凶悍。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甲: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漫游,游历。在本处与“书海”搭配,所以应选择A.“遨游”。乙:酝酿: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指气味在空气里越来越浓;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句中形容花香在空气中扩散,香味布满空中,所以应选择B.“弥漫”。【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D.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故选D。3.结合名著《朝花夕拾》的内容补全下文中的内容。(1)小红: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展示了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老师形象,大家说对吗?小明:对,他们分别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①__________和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老师②__________。小红:前一位老师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后一位老师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他们都是鲁迅先生颇为尊敬之人。小明:鲁迅先生在不同的作品中塑造这两位老师形象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不同的主题思想,前者是鞭挞了封建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后者__________________。(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答案】(1)①.寿镜吾②.藤野先生③.表达了作者对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