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2024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01复习目标02网络构建03知识梳理题型归纳04真题感悟目录CONTENTS内容索引知识考点考点1:教材原型实验考点2:创新实验方案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知识点:实验方案的改进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实验原理与操作考向1实验原理的改进考向2实验器材的创新考向2: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考向3实验思路的创新考向4实验目的的创新复习目标1、掌握实验的原理,通过采集的数据利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并会做出必要的误差分析。2、能够在原型实验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或者创新,做出同类探究。考情分析网络构建01教材原型实验PARTONE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1.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3.实验思路:(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将小车置于水平木板上,通过滑轮与小盘和砝码相连,小车可以在小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①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②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2)物理量的测量①用天平测量质量:为了改变小车的质量,可以在小车中增减砝码的数量。②将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连在小车上,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③现实中,仅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几乎不存在。然而,一个单独的力的作用效果与跟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因此,实验中作用力F的含义可以是物体所受的合力。用阻力补偿法确定小车受到的合力——小盘和砝码的牵引力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4.进行实验①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小车的质量。②安装器材——按如图所示装置安装器材(暂时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③阻力补偿法平衡摩擦及其他阻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动薄木块的位置,直至小车能拉着纸带匀速下滑。此时,不要把悬挂砝码盘的细绳系在小车(木块)上,即不要给小车(木块)加任何牵引力,要让小车(木块)拖着纸带运动。④测量加速度1)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打出一条纸带。计算小盘和砝码的重力,由纸带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并填入表中。改变小盘内砝码的个数,并多做几次实验。2)保持小盘内的砝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小车在木板上滑动打出纸带。计算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并由纸带计算出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填入表中。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多做几次实验。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5.数据分析①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②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各组数据描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③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夯基·必备基础知识知识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6.误差分析①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当小车质量M远大于砝码质量m时,砝码的总重力mg才可视为小车(木块)受到的拉力。②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aF图线将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一条与F轴有交点的倾斜直线。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在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平衡摩擦力前,应将沙桶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木块上B.平衡摩擦力前,木块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C.实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