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十一小说的反套路题型突破高考小说阅读主观题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01020304目录CONTENTS考情分析知识图谱析真题研核心提炼05型特题训01考情分析小说反套路考情分析什么是套路:不按常理出牌却又在情理之中,就是反套路。举个浅显的例子:【套路】英雄救美,美女以身相许。【反套路】英雄救美反被倒打一耙,诬陷讹钱。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小说阅读主要考查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考生和老师也总结出了“3+2”(即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旨、读者)的答题套路,行之有效。但近几年反押题反套路思路明显,因此,考生需要学会如何破解反套路的小说阅读题。小说反套路考情分析套路:1.《祝福》:社会环境描写、倒叙、标题含义和作用、肖像描写、次要人物作用;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明暗双线结构、自然环境描写、伏笔与铺垫、人物心理变化;3.《装在套子里的人》:漫画式夸张笔法、比喻与象征。小说反套路考情分析反套路:【2022新高考1卷】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小说反套路考情分析因此,掌握反套路答题思路,尤其是学会从题干中寻找答题角度,变得至关重要。“反套路”既是为了防止考生押题、套路答题,更是为了让考生能真正读懂文本,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同时,也是为了向新高考过渡,侧重学科的情境化命题。02知识图谱几个常考的反套路小说:010203小说反套路答题指导破解反套路题法:先用分解法,再用合并法。1.分解法:反套路题题干具有二元性,如小说具有A+B两个特点,答题时要对A、B分别阐释;还要注意隐含的二元性,如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八分之一,在答题时就要分别分析八分之一和隐含的八分之七。2.合并法:综合谈A+B的好处。小说反套路答题指导举例:这不是简单的新闻纪事文,当然,故事是经过我的一番点染,而且小说化了。但是从开始,我便压制着自己的笔尖,不使小说流于夸张。——(2022年绵阳一诊《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根据题目中包含的信息,启发考生此题答案可答的角度多,大体答题角度有:真实性:取材于一定故事背景小说化:(情节人物环境主题)不流于夸张:(艺术手法、真实客观)几个常考的反套路小说:(一)散文化小说1、淡化情节。情节不再是构成小说最核心的因素。它在浓重的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显示出散文化的结构特征,缺少传统小说矛盾冲突的戏剧性。2、淡化人物形象。在传统小说中,作者非常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强调塑造“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有悖于此。一般以人的心理情绪为结构基点,小说画面具有跳跃的节奏和较大的空间跨度,显得松散而又随意、自由。3、散文化小说中,意境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及民情民俗,人的生存的再现。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在谈及现代小说散文化的问题时曾指出:“所谓小说的散文化,那不是直接写人物的部分,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气氛。”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物性格淡化。淡化人物的典型性,简单地勾画人物,呈现人物本真的单一原貌,多是扁平、单纯的人物,而且一般都是普通平凡的人物。重在描写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将人物融入小说所描写的环境、渲染的氛围中。②故事情节淡化。非线性情节、非冲突情节是其主要特征,形散而神不散。情节简单、平淡,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脉络,也缺少戏剧性冲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的、散化的小说叙事笔法,是众多的自然环境、生活片段的描写。③时代背景淡化。多表现自然的生活状态,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传达出纯朴的民风和优美的人性人情美。④散文特征凸显。意境美、情调美、语言美。注重意境的营造,场景描写诗情画意;注重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特有情绪;语言或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几个常考的反套路小说:(二)诗化小说1、人物美:作者不喜欢表现生活中丑恶的、悲观的一面,而喜欢写人生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