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生物2024.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5页,第Ⅱ卷5-9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2.将答案填涂、填写在机读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及其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的单体组成元素可能不同B.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一定是单体C.催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酸的酶是DNA聚合酶D.生物大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单体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的中心元素就是碳元素,连起来就是一条碳链,核酸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五碳糖构成的,五碳糖中主要元素也是碳元素,多糖为单糖构成,糖的主要组成元素也是碳元素,故而称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详解】A、生物大分子及其对应的单体组成元素可能不同,如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但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单体氨基酸中没有铁元素,A正确;B、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不一定是单体,如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是五碳糖、磷酸基团、含氮碱基,B错误;C、催化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脱氧核酸的酶是D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糖核酸的酶是RNA聚合酶,C错误;D、生物大分子多糖的多样性与单体的排列顺序有关,D错误;故选A。2.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由180~200个碱基对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形成。下列有关核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小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核小体在酶的催化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D.核小体排列紧密有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因此核小体也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其中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详解】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染色质,A错误;B、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形成,水解后得到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染色质的复制,所以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C正确;D、核小体排列紧密有利于维持染色质结构的相对稳定,但不利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错误。故选C。3.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物质与能量代谢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羧酸循环是多糖和脂肪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B.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发生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内膜C.图示说明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一定需要通过乙酰CoAD.减肥困难的原因之一是脂肪一般不会大量转化为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以推知葡萄糖和脂肪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葡萄糖和脂肪的分解过程。葡萄糖分解成物质A,其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详解】A、据图可知,多糖和脂肪都能分解为乙酸CoA然后进入线粒体进行三羧酸循环,所以三羧酸循环是多糖和脂肪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A正确;B、三羧酸循环产生CO2和[H]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呼吸链消耗氧气,生成ATP,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发生场所为线粒体内膜,B正确;C、脂肪转化为葡萄糖可以通过脂肪→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途径进行,可以不通过乙酰CoA,C错误;D、体内脂肪一般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提供能量,且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所以减肥困难,D正确。故选C。4.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进行多项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细胞,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B.以洋葱为材料进行DNA粗提取时,加入的研磨液中往往含有洗涤剂和食盐C.显微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