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表为陕西省龙山文化石峁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反映了()类别考古发现玉器具有东部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特征的牙璧石雕源自欧亚草原的人物面部雕塑家畜大量引入非本土驯化的牛、羊、马A.贫富分化的出现B.中华文明统一性的显现C.劳动分工的明显D.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位于陕西的龙山文化石峁遗址出土物既有东部岱海地区龙山文化特征的器物,也有欧亚草原的人物面部雕塑,还有非本土的牛羊马,这体现了当时不同地区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出贫富分化,排除A项;统一性强调集中,这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劳动分工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A.蛮夷之国成为天下共主B.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C.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同伍于中国”、“一度号令中国”概括得出:楚国、吴国在诸侯争霸中兴起,且以号令中国自居,体现了楚国、越国对中原华夏文明的接受与认同,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楚、越成为天下共主,排除A项;材料中是春秋时期,以诸侯争霸为主,战国时期发展到兼并战争,春秋还未出现国家统一基础,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各国实行封建制度且国力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3.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士族的兴起B.北方人口的南迁C.选官制度的变化D.江南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江东政治由东吴至东晋中期的南北士族共同统治到东晋中期至南朝末年的南方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这种变化是因为,江南经济发展,使得南方地主和商人的实力大增,才使得他们在政权中获得了主动地位,D项正确;这种变化是南方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在政权中获得了主导地位,而北方士族实力下降,这种变化,与兴起于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北人南迁是东吴到东晋中期南北士族共同统治的原因,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是它不是“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没有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4.宋金对峙时期,和雇现象有较大发展。宋朝宫廷乐舞机构教坊废除后,每“遇大宴等”常“和雇市人(乐人)”进入宫廷侍奉。金统治者也曾“谕户部:今岁行幸山后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