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南通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工作者在江苏无锡发掘出七座战国早期的越国贵族墓,出土了青瓷礼器、玉器等2000余件随葬器物。其中出土成组成套的越国青瓷乐器,既有越式的缶、鼓座等,亦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和编磬。这说明()A.诸侯权威遭到贵族严重挑战B.越国未能掌握青铜铸造技术C.青瓷礼器成为越国墓葬的必备品D.华夏文化对越国的影响较为明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江苏无锡发现的战国时期七座越国贵族墓中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铜乐器的编钟和编磬,说明中原文化对越国的影响,D项正确;题干并未说明该墓葬属于诸侯还是卿大夫,排除A项;题干中信息不能确定仿中原青铜乐器是否为越国铸造,排除B项;题干中仅有七座战国墓葬作为例子,不能说明青瓷礼器是必备品,排除C项。故选D项。2.西汉时,朝廷的主计机构是丞相与御史府。皇帝想要向郡国上计吏了解情况,则要遣近臣问询。东汉初年,计吏到京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面见皇帝应对提问,还有可能被授予官职,部分计吏还要负责转呈刺史的奏事。这一变化反映出()A.察举选官制度日益完善B.大一统国家治理的优化C.官员考核程序渐趋复杂D.郡国计吏获得了监察权【答案】B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西汉时期,皇帝想要向郡国上计吏了解情况,则要遣近臣问询;东汉时期,计吏到京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面见皇帝应对提问。这就减少了皇帝问询的环节,是国家治理的优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选官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排除AC项;郡国的计吏并没有获得监察权,排除D项。故选B项。3.南宋绍兴初年,小麦一时成为紧销食品,麦一斛至万二千钱。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出现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当时()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B.稻麦复种制尚未出现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绍兴和议的负担沉重【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江南小麦供不应求,政府劝民种麦,农民种植小麦获利多于种稻等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当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对小麦的需求增多,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作物并未广泛种植,排除A项;稻麦复种制尚未出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绍兴和议的负担沉重与小麦需求剧增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4.顺治二年,清朝祭祀历代帝王增入明太祖、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乾隆四年,更议历代帝王庙祀典,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各帝王。这做法()A.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B.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C.出于平定西北的现实需要D.强调清朝承辽金元为正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顺治二年,清朝祭祀历代帝王增入明太祖、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乾隆四年,更议历代帝王庙祀典,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各帝王”可知,清朝祭祀历代帝王逐渐把以前朝代的皇帝都加入其中,有利于人们认同清朝政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观念的形成,A项正确;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立是出于平定西北的现实需要,排除C项;根据材料“增祀两晋、元魏”可知,不仅仅涉及辽金元朝代,排除D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