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1~2022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一、单项选择题1.盘庚即位后,商朝的政治、军事及生态环境等更加恶化,于是迁都至殷,以削弱大贵族势力,转移平民反抗;把都城迁移到原来商朝的中心区域,以建立稳定的军事基地,也使商族统治阶层时时想起祖先功业,反思自己行为。这可以印证商朝迁都原因属于A.“去奢从俭”说B.“避水灾”说C.“统治危机”说D.“游牧民族生存”说2.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亡都是上天意志的表现。董仲舒的目的是A.阐明“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B.使儒学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C.论证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D.加强君权的同时也抑制暴政3.下表关于小农经济的史料与对应的历史认识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料历史认识A《管子》:“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小农经济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出现B《汉书》:“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小农模式降低了劳动积极性C《唐律疏义》:“(均田令规定)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国家针对小农的家庭副业作出了制度安排D《宋会要辑稿》:“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当地农耕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A.AB.BC.CD.D4.学者吴金成评价明清时期的绅士,认为他们担当了①国家统治乡村的辅佐役;②乡村舆论对国家权力的代言人;③国家权力和乡村利害以及地区间矛盾的调停者等多种角色。这主要反映A.基层社会中政府的影响力消解B.儒家知识分子重视扩大影响C.明清社会转型萌发于乡村地区D.绅士阶层维护基层社会秩序5.清初,不愿入仕的明朝遗民朱耷创作《秋林独钓图》(如下图),图绘凋零的树木被笼罩在深秋的寒意中,一湖静水之上只见高士孤身垂钓。这一作品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突破了传统文人绘画的创作风格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C.表达了部分士大夫的精神追求D.代表了清代宫廷画的审美取向6.下图为1907年清政府制定的一份章程内容。这从侧面说明当时A.封建统治遭受严重危机B.卖官鬻爵导致政治腐败C.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实业救国”成效巨大7.竹枝词是一种与乐、舞相结合的民歌形式。报人蔡寄鸥在民国初年创作了诸多作品,右表为其作品节选,观察表格,最契合其主题的是女儿竹枝(24首)思想解放3首妆衷新变5首男女爱情16首吟昧土风(32首)民风民俗7首休闲娱乐12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首城市新态13首A.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B.时代变迁推动移风易俗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国社会转型积重难返8.1915年4月,《大公报》针对欧洲形势发表评论称:“交通阻绝,航路危险,舶来物品,一时难以运输,洋货之价目,陡然增高”。该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A.推销国货获得了天赐的良机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有所增加C.物流不畅使工商业陷入萧条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9.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觉悟》《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校役、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当时A.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B.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C.近代产业结构的调整D.共产党对工人的重视10.20世纪20年代,蔡和森与毛泽东通信中说:中国摇身一变的政客和武人正在准备做列宁,我预料三五年中,中国必有一个克伦斯基政府出现。换言之,必定有个俄国的二月革命出现。主持的人必为一干摇身一变的旧军阀、政阀、财阀……我愿你准备做俄国的十月革命。蔡和森意在A.说明中国革命深受俄国影响B.强调中国革命形势非常复杂C.主张中国革命不断深入发展D.批判中国革命队伍成员混杂11.日本学者古川隆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