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海安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一模适性练习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48分。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否则不得分)1.《尚书·大传》卷记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A.意在防范诸侯的犯罪行为B.说明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的地位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紧密【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分封诸侯时会预留一块“采地”,以便诸侯子孙因犯罪被削夺封地后其后代仍然可以祭祀祖先,这说明“采地”的设立受到宗法制度理念的影响,D项正确;设立“采地”不是为了借助血缘政治防范诸侯犯罪和弱化贵族地位,而是为了延续诸侯后代对先人的祭祀,排除A项;血缘政治会强化贵族的地位,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紧密”而不是设立“采地”的影响,C项表述的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2.战国时,李悝变法推行过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务尽地力”,重新划分土地,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发展农业生产;二是“平籴法”,按年成丰歉和灾情大小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收放政策,因此“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这些措施()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B.不利于封建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C.抑制了手工业持续发展D.打击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推行的“务尽地力”和“平籴法”,承认土地私有和一定程度维护农民利益,从而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与商品货币关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是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A项。3.北魏迁都后,洛阳的御道两边有接待外族使节的四夷馆,路的东边有四馆,名为金陵、燕然、扶桑、崦嵫,路的西边有四里,名为归正、归德、慕化、慕义。北魏史官撰史时凡涉西晋,皆书庙号,凡书东晋,皆称“僭晋”。这可用于说明,北魏()A.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延续了华夏正统思想观念C.重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D.经济文化发展领先于南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答案】B【解析】【详解】北魏对接待外族使节的馆驿名称以及修史过程中对于西晋和东晋的区分对待,反映了其自认为延续了西晋正统,传承了华夏文化,B项正确;北魏并未统一全国,排除A项;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对南北方经济文化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4.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考古成果历史解释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可以看出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依据材料“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反映的是西南与中原之间有交流,排除A项;依据材料“免老”,能够得出对老人的赋役政策,但不能得出西汉的轻徭薄赋政策,排除B项;依据材料“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可知唐朝存在实物借贷,但无法判断是从唐朝开始的,排除C项。故选D项。5.明朝呈现出文官系统、武将系统、宦官系统“三轨”并立的政治格局。中央宦官与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