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23课《马说》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①介冑: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虽有名马故常奇之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介冑而驰C.食之未能尽其材致远之材也D.不以千里称也不幸相继以死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3.(乙)文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4.(甲)(乙)两文均是借马说人,说说两文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寓意。【答案】1.A2.(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光一石粮食。(2)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3.通过将良马与劣马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良马饮食有原则、行走有耐力的特点。4.【甲】文告诉我们应懂得发现人才、善待人才、正确使用人才。【乙】文告诉我们应学会“厚积薄发”。【分析】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中的“故”都是“所以”的意思,B:表转折;表修饰。C:才能;良材,指好马。D:因为;表修饰。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如:“或”“尽”“盈”“驽钝”。3.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曰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俄死不受”与“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形成对比,“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与“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形成对比,强调了良马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甲文以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识别人才;乙文强调了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德行。【参考译文】: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甲: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