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03高二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BBCBCCCBDC111213141516BBBDAC1.B【详解】根据材料中“乃脱甲诣政事堂”可知,①为唐朝;根据材料中“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可知,②为西周时期;根据材料中“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③为清朝军机处;根据材料中“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可知,④为东汉尚书台。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列为②④①③,B项正确;东汉在西周时期之后,排除A项;唐朝在东汉之后,排除C项;唐朝早于清朝,排除D项。故选B项。2.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都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产物,它们的设立都是为了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B项正确;材料中制度属于中央官制,与防止地方叛乱无关,排除A项;这些制度中有的可以提高效率,有的并没有涉及到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效率并不是目的所在,排除C项;这些制度的存在并不能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只能起到减少错误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3.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七年战争前后对北美殖民地政策的变化,必然会激化英国与其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从而激发北美的独立运动,C项正确;社会契约是指人民与生俱来有权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政府必须保障人民的权利,英国此举违背了这一精神,排除A项;英法七年战争结束于1763年,此时的英国已经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不是绝对专制国家,排除B项;英国此举旨在维护与扩大其在北美殖民地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势力将重心放在争夺国家最高权力上,并不真心追求宪政和民主,反映了民国初年共和制有名无实,B项正确;军阀割据混战与“争夺国家最高权力”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列强加紧侵华,排除C项;顽固派争权夺利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5.C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依据材料“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趋势,C项正确;清末新政没有完成政治制度的成功转型,仍然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封建统治,排除A项;清末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和中华民族危机,没有找到找到真正出路,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目的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维护统治,而非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材料信息体现了从隋朝开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入仕的机会,C项正确;士族在竞争中还是占有优势,但像之前可通过特权获得入仕的机会越来越少,排除A项;寒门弟子品行高尚过于绝对,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与寒门弟子入仕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由于实行政党政治……往往引起周期性的政治动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但是不同政党上台,会引发工作人员的大换班,引发政治动荡,所以文官制度的建立非常迫切,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文官制度的背景,不是民主政治发展,也未涉及其弊端,排除AB项;“责任内阁制必须废除”,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根据材料中“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民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可知,当时政府根据考试法对公职候选人进行检核,对合格者发放证书,说明当时的公务员选拔有法可依,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可知,此时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隋唐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授官依据,突破了门第观,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甄别”,排除D项。故选B项。9.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法律强调长幼尊卑,容忍包庇家庭成员的部分罪行等,反映出当时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