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梳理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的相对稳定。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通过交流,如激素的作用。(2)通过相互接触交流,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通过交流,如高等植物细胞的。知识点(二)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1.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1)探索过程时间(人物)实验依据结论或假说1895年,欧文顿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由组成的20世纪初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和,其中含量最多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将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倍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35年,丹尼利和戴维森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2)各成分的比例及功能①脂质(约占50%)②蛋白质(约占40%):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的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③糖类(2%~10%):与结合。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1)提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①科学家:罗伯特森。②模型假说(2)对静态结构提出质疑: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细胞膜是静态的观点提出质疑。3.1970年荧光标记的细胞融合实验知识点(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发现者:。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化学组成:主要是。(2)两种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方式如图:①图中a②图中b课后培优练级练③图中c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B.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C.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D.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都不能进入细胞2.如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胞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4.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后,该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的核酸含量改变C.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D.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5.科学家发现了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些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A.免疫功能B.识别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1.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A.全透性功能B.流动性功能C.主动运输功能D.选择透过性功能2.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很容易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落到同种植物柱头上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A.细胞分泌物的信息传递B.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C.花粉与柱头细胞间的胞间连丝D.花粉与柱头细胞中核酸的一致性3.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4.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