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真题重组卷(二)(测试范围:《经济与社会生活》全册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海南·模拟预测)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A.打制石器技术发达B.社会贫富差距加大C.农耕经济已经产生D.手工业开始独立化2.(2021·江苏·模拟预测)地理大发现后,中国的丝绸与瓷器工艺品和制作技术在欧洲迅速传播,其他艺术(如中国装潢与建筑等)也陆续传到欧洲。与此同时,原产美洲的作物近三十种引种到中国,欧洲传教士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天文、历法的知识。这反映新航路开辟()A.使物种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B.充当了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媒介C.促使中国人近代海洋意识萌生D.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3.(2022·天津天津·一模)《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发表于2009年,宣言指出“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由此可见,各国政府认识到()A.粮食安全至关重要B.国际合作解决经济危机C.需要开放贸易市场D.当今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4.(2022·广东肇庆·一模)汉代的夫余文化遗存(在今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中,出土了铁27件、铁凿4件、铁镭8件、铁镰13件,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这表明汉代()A.农耕生产区域的扩展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C.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D.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5.(2022·全国·一模)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工人家庭不分男女老幼地挤在一起,在这些家庭中有四分之三只有一个房间。”《泰晤士报》群众来信中写道:“我们生活在肮脏的地方。我们没有私人厕所,没有垃圾箱,没有排水沟……”这反映当时()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B.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分化C.工业建设不受政府重视D.英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6.(2022·浙江·三模)1913年普朗克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现代理论物理学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昔日辉煌的(物理)大厦正在瓦解崩溃,它的组成部分一个接一个地被摧毁,而根基也岌岌可危,不再牢固。然而,再没有比这个观点更为谬误的了。”由此可知,普朗克认为A.经典力学错漏百出已经过时B.现代物理学取得了长足进步C.量子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D.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7.(2021·陕西安康·一模)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8.(2022·吉林长春·一模)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是王室贡品和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至18世纪末,甘蔗已成为大众的调味品。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使饮食结构趋同B.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C.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9.(2022·浙江·一模)2022年美联储在6月、7月以及9月连续3次加息75个基点,利率由1.75%达到了3.25%,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欧元、英镑、日元等经济体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B.世界金融体系亟需调整C.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薄弱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10.(2022·湖南·一模)下面为罗马城布局图。图中的布局()A.体现了鲜明的等级意识B.反映了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C.突出了公民的主体地位D.表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很突出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