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真题重组卷(一)(测试范围:《经济与社会生活》全册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2022·河北·魏县第五中学高二期末)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两大类。泥质红陶的器形主要为较精致的钵碗盆类,其纹饰与仰韶文化类似;夹砂灰陶多为大口、深腹、平底、外表粗糙、吸热效率较高的罐类。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红山文化()A.长途商贸的范围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C.食物的加工技术D.阶级分化的发展程度2.(2022·河北·魏县第五中学高二期末)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或是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或是不断调整劳作方式以保障农业发展。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印第安人培养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B.古希腊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C.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经济不断发展D.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3.(2022·湖南·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二期末)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4.(2022·浙江宁波·高二期末)清代乾嘉时期《鄞县志》记载:“御麦(玉米)俗呼六谷,土人谓五谷之外又一种也。”但据光绪时期《奉化县志》记载:“《鄞志》作六谷,……其说无据,盖陆乃陆地之陆(注:宁波方言中“六”和“陆”读音相同),此种多产于山,故名陆谷。”对这一争议理解最准确的是()A.需要实物史料的支持才能结束争议B.方言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C.对玉米这一新作物的认识逐渐丰富D.玉米传播路线不同导致称呼各异5.(2022·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四合一”储粮技术在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等奖。它是指综合运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谷物冷却四项技术保管粮食的方法。这种储粮技术()A.得益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B.有效提升粮食安全储存和保鲜C.体现了中国科技独立研发能力D.解决了我国粮食食品安全问题6.(2022·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高二期末)早在先秦时期,铁犁牛耕已经出现,秦汉以来,又创造了犁壁,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发明的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D.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7.(2022·江苏淮安·高二期末)如图为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画面最下一层为牛耕图。这一画像可以用来印证()A.农民生活的富足B.农耕文明的繁盛C.农业发展的状况D.耕作制度的进步8.(2022·河北·魏县第五中学高二期末)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一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A.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9.(2022·河北·魏县第五中学高二期末)1820至1870年仅50年的时间内,亚洲GDP在世界总份额中的比例突降20个百分点,从59.2%跌至38.3%,相反欧美国家则从50年前的34.3%上升到55.5%。按人均GDP计算,1870年时,西欧人均财富占有率是亚洲人的4倍,亚洲人变成了欧洲人眼中的”病夫”。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工业革命开启了大裂变的新时代B.工业革命加速了生产力的大发展C.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步转移到欧洲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0.(2022·广东·罗定实验中学高二期末)2022年4月,第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