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高频考题期末测试卷0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内容:新教材人教必修二难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品或设备主要成分中含有单质硅的是()A.光导纤维B.水晶项链C.门窗玻璃D.太阳能电池2.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碳、氢、氧3种元素B.属于糖类C.能发生水解反应D.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韶关拥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代表作的主要材料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A.翁源客家织锦B.曲江柴烧陶艺C.南雄旋木工艺D.乳源瑶族刺绣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H4与CH3CH2CH3互为同系物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和互为同位素D.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5.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酯化反应BCH4+Cl2CH3Cl+HCl置换反应CCH2=CH2+Cl2→CH3CHCl2加成反应DCH3CH2OH+3O22CO2+3H2O氧化反应6.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生产陶瓷、玻璃和水泥的原料中都含有黏土B.工业上用二氧化硅生产光导纤维C.碳化硅中碳原子与硅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耐高温、硬度大D.富勒烯、石墨烯都由碳原子构成,它们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7.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潮汕牛肉丸制作过程中可加入NaCl调味B.顺德双皮奶可用过量SO2漂白,使色泽更加鲜白C.厚街腊肠可加入过量亚硝酸盐,延长食用期D.清远走地鸡可用过量激素喂食,缩短发有成长期8.某兴趣小组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装置如下图。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片为正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C.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D.电子从锌片经水果流向铜片9.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些化学性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10.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键和键断裂能放出的能量C.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D.2molAB的总能量低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11.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其中h、g的阳离子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到d可直接转化B.工业上,在常温下可以用铁罐储存f的浓溶液C.c能将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变为无色,表现其漂白性D.将氯化钡溶液分别滴入h和g的稀溶液中,现象不同1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并吸收蒸出的乙酸和乙醇13.氮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的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Ⅰ、Ⅱ均属于氮的固定B.由图可知,过程Ⅰ发生的总反应为放热反应C.过程Ⅱ中,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的过程中没有能量变化D.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向一个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g)和H2O(g)一定条件下使反应CO(g)+H2O(g)CO2(g)+H(g)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a,b点均未建立平衡,c点恰好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时,CO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D.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保持不变15.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400°C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用加热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