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运动背景(1)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2)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概况(1)19世纪末,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2)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天津、北京(3)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斗争方式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口号“扶清灭洋”对其口号的评价(1)“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2)“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归纳总结农民阶级的反侵略斗争:1.1841年,三元里平英团抗英。2.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抗击洋枪队。3.1900年,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易错误区【错误观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义和团运动造成的。【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为了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对外寻找原料产地、产品销售市场、殖民地和资本投资市场,瓜分世界、瓜分中国是帝国主义的既定目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绝非偶然,义和团运动只是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而已。方法技巧利用歌谣记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兴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你反帝爱国立战功,抗击联军逞英雄。抗击八国联军1.八国联军侵华背景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原因直接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为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爆发时间1900年参与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过程(1)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2)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3)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也不断四处挑衅,射杀团民、清军(4)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慈禧太后对外宣战(5)1900年7月中旬,天津失陷。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6)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暴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义和团的反抗(1)廊坊阻击侵略军(2)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3)在清军的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原因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2.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归纳总结中国近代北京被列强占领的史实:(1)第二次鸦片战争。(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清政府方面:中国国势衰微;封建制度腐朽;清政府不是真正支持义和团,而是对其既利用又削弱,最终出卖并剿杀了义和团。(2)义和团方面: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既缺乏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又盲目排外;组织涣散,无统一指挥;思想观念、斗争方式落后,迷信符图、咒语、拳术等。《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1901年签订国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图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