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通用版)02(原卷版)语文(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10题,共3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剔除(tì)藤蔓(màn)燕山(yān)波罗的海(dì)B.坚劲(jìnɡ)蒸融(zhēnɡ)盐碱(jiǎn)目瞪口呆(dēnɡ)C.汤匙(chí)牺牲(xī)石蕊(ruǐ)万象更新(ɡēng)D.惆怅(chóu)彻底(chè)搜集(shōu)沧沧凉凉(cānɡ)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且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挪侈英俊基业无原无故B.拷验匪徒粗暴翻箱到柜C.蜡月惆怅彩绘美不胜收D.苦刑哀思书籍死得其所3.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无暇顾及余暇B.毫不稀奇挥毫拨墨C.诸影诸物诸位D.惟妙惟肖形神毕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暑假期间,杭州各影院准备上映2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B.夏天的骊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C.为了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母鸡》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5.下面的语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备的。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⑤这是求知的阶段,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A.③②④①⑤B.③②⑤①④C.⑤③②①④D.⑤①②④③6.下列“诗人、诗题与所抒发的志向”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于谦——《石灰吟》——清白做人B.郑燮《竹石》——不妥协,不随波逐流C.王冕——《墨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D.李贺——《马诗》——向往自由生活7.看拼音,写词语。(5分)①乡村的傍晚多么使人táozuì()啊!②xūxīn()使人进步,jiāoào()使人落后。③霍金wánqiánɡ()和pīnbó()的精神征服了世界。8.组词。(4分)币()蒸()辈()挪()巾()丞()翡()娜()9.名著内容填空。(7分)①《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为_______。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后,被封为____________。②《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绰号叫_____________。③《红楼梦》中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_______,孤僻的________。10.古诗词默写。(10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3)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4)_________,不见泰山。(5)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6)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10)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二、阅读(本题包括11-23题,共32分)(一)阅读文言文《齐人攫金》,完成11-14题。(10分)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①金者之所,因攫②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注释]①鬻(yù):卖。②攫(jué):抓取。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①清旦________②因攫其金而去________③徒见金________12.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清旦衣冠而之市B.适鬻金者之所C.子攫人之金何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1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二)阅读《大爱,如静水深流》,完成15-19题。(12分)大爱,如静水深流①13岁那年,父母工作的煤矿忽然倒闭,我便被送回老家。自此,我从一个万事依赖父母的娇贵公主一落成为一个伶仃且寡言的“苦孩”,我的世界仿佛一下失去了所有色彩与光亮。②父亲临别时再三叮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要我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起初,我极不情愿往田里走,生怕泥土弄脏了新球鞋,绿草汁染花了白衬衣。但是,看到爷爷奶奶在烈日下躬身劳作的背影,我再无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