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第一单元!4及鲁肃。蒙乃始就学。”自以为大有所益,孤常读书?孰若孤,卿言多务。耳!3见往事,!2当涉猎!1但!j邪i为博士h岂欲卿治经g孤:“权曰。f务以军中多e蒙辞!”不可不学,掌事d今当涂c卿:“曰b权谓吕蒙,初朗读课文,揣摩并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面的故事。参考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吗?这两个成语就出自下◎习预《资治通鉴》a4孙权劝学。东汉末孙权部将,人)徽定远东南今安(临淮东城,字子敬)〕217—172(鲁肃〔n。指历史,往事。了解,见。了解历史〕见往事〔m。粗略地阅读〕涉猎〔l。只是,只〕但〔k”。耶“同,语气词)〕yé(邪〔j。后专掌经学讲授西汉中期之,始设于战国时期,官名〕博士〔i。等儒家经典》秋春》《礼》《诗》《书》《易《这里指,的著作历来被尊为典范,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经〔h。古时王侯的自称〕孤〔g。事务〕务〔f。推托〕辞〔e。掌权,当权〕当涂〔d。为爱称”卿“朋友间也以。称长辈对晚辈的爱、古代君对臣)〕qīng(卿〔c。东汉末孙权部将,人)徽阜南东南今安(汝南富陂,字子明)〕220—178(吕蒙〔b。史学家、北宋政治家,人)今属山西(陕州夏县,字君实),1086—1019(司马光。年间的史事1362到五代共记载了从战国,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时吴国的创建者三国,人)今浙江富阳(吴郡富春,字仲谋),252—182(孙权。题目为编者所加)。年版1956中华书局(卷六十六》资治通鉴《节选自a20阅读第一单元21阅读4孙权劝学过a寻阳b,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c才略d,非复e吴下f阿蒙g!”蒙曰:“士别三日,即更h刮目相待i,大兄j何见事k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思考·探究·积累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三朗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达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四古代汉语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1.卿4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4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大兄44何见事之晚乎!a〔过〕经过。b〔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c〔今者〕如今,现在。d〔才略〕才干和谋略。e〔非复〕不再是。f〔吴下〕泛指吴地。g〔阿蒙〕这里是对吕蒙表示亲近的称呼。h〔更(ɡèng)〕另外,再。i〔刮目相待〕拭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j〔大兄〕对同辈朋友的敬称。k〔见事〕明白事理、事势。46阅读第二单元a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2017年版)。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唧唧〕叹息声。c〔当户织〕对着门织布。d〔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e〔唯〕只。f〔何所思〕想的是什么。这里的“思”和后面的“忆”都是“思虑、思量”的意思。g〔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h〔可汗(kèhán)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i〔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j〔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k〔愿为市鞍(ān)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l〔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m〔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n〔旦〕早晨。9木兰诗a预习◎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成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北朝民歌《木兰诗》就讲述了这个故事。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这首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出她的女儿情怀。学习时注意从这两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唧唧b复唧唧,木兰当户织c。不闻机杼声d,唯e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f,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g,可汗大点兵h,军书十二卷i,卷卷有爷j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k,从此替爷征。东市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