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03将进酒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宁夏·银川二中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将进酒〔唐代〕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注:鼍(tuó)鼓:用鼍皮制作的鼓。鼍:扬子鳄。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萧铙歌的曲调,这里意为“劝酒歌”。此诗通过大胆诡异的想象力,直抒胸臆表达对人生苦短的哀叹。B.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C.作者写花瓣随风如雨而落,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但每一秒的美丽,都是以死亡为代价的。何等奢侈的美丽。D.诗歌结尾笔锋突转,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用人间乐事极力地反衬出死的可悲。2.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鉴赏此诗与李白《将进酒》的不同之处。【答案】1.A2.艺术手法方面:意象选择不同;意境营造不同;抒情方式不同。思想感情方面:李白悲壮,有信心和力量;李贺悲伤,是厌世和压抑。【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A.“直抒胸臆表达对人生苦短的哀叹”错误,此诗借助场面描写(酒宴)、景物描写(桃花)、历史典故(刘伶)来抒发感情,而非直抒胸臆。故选A。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鉴赏诗歌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艺术手法方面:意象上,李白的诗,意象为黄河、大海等奇伟的景象,再加上巨大的数额,都显示了盛唐诗歌的气势魄力。李贺的诗,意象多为珠、玉、花、雨、皓齿、细腰一类偏于细美之物。它的场面热烈,色彩富丽,但由于结尾四句的反跌,热烈和富丽反而引向空虚和幻灭;意境及抒情方式上,李白的诗歌,一开始以比兴手法展现的是黄河由天而降,东奔大海的景象,使人震荡不安,而席间的饮者,不以散尽千金为可惜,不以富贵圣贤为羡,痛饮狂歌,飞扬跋扈。其间用典抒情,直抒胸臆,要学曹植宴客,纵情欢虐;要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要卖掉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销尽万古愁,这种诗境,显得壮浪纵情,气势磅礴。李贺之作倾向于描写,描绘的是一个花天酒地的宴席……但它的描写所带来的效应不是使人精神越发外向,通向广阔的天地,而是让人更加颓废,外界的景象又以春天日暮、花落如雨和荒冢古墓为标志,沉重地压在与宴者心上。这样,就造成整个诗境的局促与压抑,与李白诗境的扩大开张,大异其趣;思想感情方面:在李白诗中,那雄伟奔放的黄河,象征性地体现着诗人的精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充满自信,对自己的高材和价值有充分的估计。诗中无论是悲秋还是欢乐,是愤郁还是自信,都以强有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绝不纤弱与气馁。它体现了不仅属于李白个人,同时也是属于盛唐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李贺的诗反映了诗人心理的沉闷窒塞,精神的软弱内倾。诗人以极为新艳的词语,描写了槽滴朱红的美酒,烹龙砲凤的佳肴的宴饮场面,充分表现了诗人在物欲驱使下心灵的追求,而在兴致似乎是最高最浓的当儿,诗人心底上的浓厚阴影,暴露出李贺追求“终日酩酊醉”的思想逻辑,这与李白相比,心灵是孱弱和灰暗的。李贺所追求的是一种麻醉,他有无穷无尽徘徊与生和死之间的忧虑和悲伤,与李白悲中见壮,虽然怀着万古愁,而仍对未来抱有充分信心是很不相同的。(2021·湖南·株洲市第八中学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字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