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18书愤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B.“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C.“伯仲”即兄弟,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D.“塞上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2.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写于作者61岁时,大意是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并抒发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B.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早岁”,后四句写现在,前后对比,感情强烈。C.本诗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贴切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陆游诗善于用典的特点。D.颔联两句追述了宋军两次胜利的战斗,也是诗人收复中原之志的具体化,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并收复失地。3.如何理解“书愤”之“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5.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答案】1.C2.A3.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现出来的。4.这句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而生出的难言的悲哀。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5.颔联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因为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勇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火热的战斗生活。抓住“豪丽”二字理解文章诗句,可知“楼船”“铁马”等词语概括了战斗中壮丽的场面,表现了火热的战斗生活。【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错,原句意思是,千年以来,有谁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作者追慕先贤的业绩,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错,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表达了诗人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却不感伤颓废,不是“低沉哀怨”。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的内心世界。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通过对比,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