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18书愤一、古代诗歌阅读(2022·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B.“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C.“伯仲”即兄弟,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D.“塞上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2.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写于作者61岁时,大意是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并抒发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B.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早岁”,后四句写现在,前后对比,感情强烈。C.本诗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贴切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陆游诗善于用典的特点。D.颔联两句追述了宋军两次胜利的战斗,也是诗人收复中原之志的具体化,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并收复失地。3.如何理解“书愤”之“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5.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2022·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二期中)书愤①〔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塞上长城③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④注:①该诗为淳熙十三年(1186)春于会稽石帆别业所作,当时诗人62岁。②[楼船夜雪瓜洲渡]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铁马秋风大散关]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③[塞上长城]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④[伯仲间]指不相上下。6.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A.3B.4C.5D.67.以下赏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看到中原故土杀气冲天,浩浩如山。B.颔联描述作者亲历的瓜洲渡、大散关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C.颈联写自己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D.尾联用典,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8.本诗的颔联全是名词组合,起到异常奇妙的艺术效果,请对这种写法加以赏析。(2022·江苏·滨海县五汛中学高二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9.下列对这首诗的解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回顾年少时气涌如山,立下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如今看来,深感此志难成。B.颔联一方面赞扬历史上两次辉煌的胜利,一方面追述平生最难忘的两段征战生涯。C.颈联意气风发,暗用边塞名将李广、范仲淹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D.尾联赞扬孔明:并借古讽今,讥刺朝中无人主持北伐。10.这首诗“愤”感情是怎样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2022·江苏扬州·高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书愤陆游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病起书怀①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②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释:①淳熙三年(1176)诗人被免去参议官后写下此诗。②京华:京城,这里指旧京开封及广大被金人侵占的地区。1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书愤》的颔联用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