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0讲反冲现象火箭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认识反冲现象。2.理解反冲运动遵循的规律,会解决人船模型问题。3.理解火箭的原理。■知识点一:反冲运动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2.规律: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满足动量守恒定律.3.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1)应用:农田、园林的喷灌装置利用反冲使水从喷口喷出时,一边喷水一边旋转.(2)防止:用枪射击时,由于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反冲运动中系统不受外力或内力远大于外力矢量和,所以反冲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知识点二:火箭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工作原理:利用反冲运动,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部喷管迅速喷出,使火箭获得巨大的向前的速度.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两个因素:(1)喷气速度:现代火箭的喷气速度为2000~4000m/s.(2)质量比:火箭初始时的质量与燃料用完时箭体质量之比.喷气速度越大,质量比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越大.3.现代火箭的主要用途:利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如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和核弹头、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1.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反冲运动,其反冲过程动量守恒,它靠向后喷出的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向前的速度。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因素①喷气速度;②火箭的质量比:喷气速度越大,质量比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越大。■知识点三:人船模型1.“人船模型”问题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若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动量守恒.2.人船模型的特点:①两物体满足动量守恒定律:mv人-Mv船=0②两物体的位移满足:m-M=0,x人+x船=L,得x人=L,x船=L3.运动特点①人动则船动,人静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②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注意:讨论反冲运动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速度的方向性:对于原来静止的整体,可任意规定某一部分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反方向的另一部分的速度就要取负值.(2)速度的相对性:反冲问题中,若已知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应先将相对速度转换成相对地面的速度,再列动量守恒方程.1.人动则船动,人静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2.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教材习题01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假设最后一节火箭的燃料用完后,火箭壳体和卫星一起以的速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的质量为,最后一节火箭壳体的质量为。某时刻火箭壳体与卫星分离,分离时卫星与火箭壳体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相对速度为。试分析计算: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多大?火箭壳体的速度是多大?分离后它们将如何运动?解题方法【解析】设分离后壳体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m2)v=m1(v′+u)+m2v′代入数据解得v′=5.5×103m/s则卫星的速度为5.5×103m/s+1.8×103m/s=7.3×103m/s卫星分离后速度v1=7.3×103m/s>v=7.0×103m/s,将发生“离心现象”,卫星对地面的高度将增大,该过程需克服地球引力做功,万有引力势能将增大,动能将减小,卫星将在某一较高的圆轨道上“稳定”下来做匀速圆周运动.而火箭壳体分离的一速度v′=5.5×103m/s<v,它的轨道高度不断降低,地球对它的引力做正功,万有引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最后将会在大气层中被烧毁.【答案】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7.310×3m/s,火箭壳体的速度为5.510×3m/s教材习题02一架喷气式飞机(图)飞行的速度是,如果它喷出的气体相对飞机的速度小于,那么以地面为参考系,气体的速度方向实际上是与飞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