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划重点之初升高暑假预习强化精细讲义知识点1: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2)学会利用v-t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实验原理(1)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以纸带上某点对应时刻为中间时刻,取与之相邻的两点间的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2)用v-t图像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如果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铝板、小车、细绳、槽码(或钩码)刻度尺、坐标纸。4.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铝板平放在打点计时器小车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纸带一铝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连接好器材.(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且下面挂上适当数量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4)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5)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6)选择连续的且相隔0.1s的计数点进行测量,把数据填入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7)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中。(8)增减所挂的槽码(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更换纸带再做两次实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①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是利用纸带求瞬时速度的常用方法;②实验步骤可简化为放置→固定→连接→先启后放→重复实验→数据分析;③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1.固定长铝板时定滑轮要伸出桌面,打点计时器要固定于没有定滑轮的一端;2.应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纸带;3.细绳应与长铝板平行,保证小车的加速度不变。(2)实验时:1.必须先启动计时器,再释放小车;2.实验后必须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3)牵引小车的槽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差别不大,导致误差增大.【典例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答案】AC【详解】AC.由于小车速度较快,且运动距离有限,打出的纸带长度也有限,为了尽可能增加纸带长度,且在纸带上尽可能多地获取间距适当的数据点,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AC正确;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一端,故B错误;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交流电源,故D错误。故选AC。【典例2】图是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测量出AB=1.20cm,AC=3.60cm,AD=7.20cm,计数点A、B、C、D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只能记录时间而不能记录位移B.若电源频率f=50Hz,则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C.若电源频率f=50Hz,则打下B点时小车的速度vB=0.20m/sD.本实验也可以采用电火花计时器【答案】BD【详解】A.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既可以记录时间,又可以记录位移,故A错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电源频率f=50Hz时,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0.02s,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即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故B正确;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B==0.18m/s故C错误;D.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可以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也可以选用电火花计时器,故D正确。故选BD。【典例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