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卷考点46综合性学习(四)——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下列对习俗的寓意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筑物上雕刻云的图案寓意高升、如意。B.春节在门窗上画鸡寓意升官发财。C.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寓意聚财。D.过年蒸花馍寓意生活蒸蒸日上,吉祥如意。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花生、红枣、核桃、干果”中“干果”是不同类的词语。B.“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这一组词按时间顺序排列是正确的。C.《史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红楼梦》不能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D.《草原》《花之歌》《北京的春节》都是老舍的作品。4、对号入座,选择填空。(填序号)(1)①熬腊八粥②吃麦芽糖③泡腊八蒜④家家赶做年菜⑤观灯⑥吃团圆饭⑦拜年⑧逛庙会⑨祭祖⑩守岁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2)①柔顺②威严③白色④白布或黄布⑤朴实敦厚⑥两面三刀⑦压抑和恐怖唐东杰布的面具是()的;面具红色代表();绿色代表();半黑半白象征();青面獠牙以示();村民老人的面具用()缝制,眼睛、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5、选择中国传统习俗寄寓的吉祥寓意。(填序号)①招财进宝②幸福团圆③福气盈门④年年有余(1)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2)中秋节吃月饼寓意()(3)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微信:JN23316第2页共14页6、课外积累。将下列传统节日序号填入相应诗句括号内。A.元宵节B.重阳节C.清明节D.七夕节E.春节(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5)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寒食节期间不能吃冷食,故应生火做饭。B.七夕节的来历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后羿与嫦娥的故事有关。C.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才开始。D.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月饼、赏月。8、下面是一个民间故事的开头,对它进行缩写,最恰当的一项是()。从前有一个富翁,生了两个儿子,经营田产,安闲度日,好不快活。可是,没过多久,老富翁死了,两个儿子便决定分产另居。大儿子恃着居长,见弟弟愚笨可欺,随之将一切田产、金钱掳为私有,只给弟弟分了一个荒石坝。弟弟不知怎么的,也就接受了,一点儿没有不满。A.从前有一个富翁,死后把财产留给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就分产另居了。B.两个儿子继承了富翁的遗产,老大得了田产金钱,老二得了荒石坝。C.从前有个富翁,有两个儿子,经营田产,安闲度日。后来富翁死了,两个儿子便分产另居。大儿子见弟弟可欺,就将一切田产、金钱掳为私有,只给弟弟分了一个荒石坝。弟弟接受了,一点儿没有不满。D.从前有个富翁,他死后两个儿子就分产另居。大儿子占据了田产金钱,只给弟弟一个荒石坝,弟弟却一点儿没有不满。9、戏剧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四位同学写了下联,你觉得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A.吹拉弹唱,诉情诉意诉人生。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微信:JN23316第3页共14页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B.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C.琥珀是一种化石,它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时间。D.范仲淹、杜甫、陶渊明、戴望舒都是古代文人。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综合性学习活动。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1)【猜“孝”义】参考右边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本义:(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小红: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小明:我认为“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