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点突破学案3古诗比较鉴赏复习任务掌握古诗比较阅读的方法,强化与教材的关联比较意识,提升比较鉴赏的能力。活动一掌握“学考一致”比较题型的比较方法(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寄微之三首(其三)①白居易去日已,喜逢物似人。国远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相合方氛。气氲②狂吹中,成孤云。风绝两处回有,云合无因?风终时岂努力各自,通我尔身。爱穷注①此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被通州司。诗马时贬马②河岳气:言江山之。氛:二合之。犹气氲阴阳气会状读懂诗歌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相隔:狂风吹绝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之作,寄赠的对象为微之,他和诗人是意气相合的朋友。B.诗人与微之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为此他勉励微之并约定将来在他乡重逢。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D.“狂风”和“孤云”都具有象征的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答案B解析“定在他重逢约将来乡”。句错诗“回有,云合无因?风终时岂”意思是“相有会终时”,有勉之意。劝2.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应积极旷达。②《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时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己遭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任务。仙鹊桥陆游灯博华纵①,雕鞍射,年豪?酒徒一半取封侯,去作江父。驰谁记当举独边渔舟八尺,低篷三扇,占轻断洲②烟雨。湖镜③元自人,又何必君恩!属闲赐与注①博:古代的一棋。种戏②洲:水草的沙洲。长满③湖:在今浙江。唐代镜绍兴贺知章告老,唐玄宗他湖一角以示矜恤。还乡诏赐镜读懂诗歌下面是本词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答案①雕鞍驰射②一叶扁舟,镜湖独享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B.上片“独去作江边渔父”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C.轻舟低篷在洲烟雨中非常渺小,词人却用“占断”一词,尽显独享风光的惬意。D.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元自”“何必”两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去作江父独边渔”塑造的是一志未酬而只能无奈居的散的江翁形象。个壮隐闲边渔根据“年豪谁记当举”“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慨不平之可以看出人依然想有所愤气词作,不是为并“怡情山水、逸适隐闲”。2.陆游在作品中自称“闲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称自己是“闲人”,请分析两者有何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从处境来说,陆游和苏轼都是不被皇帝重用的闲散之人。(2)异:苏轼自称“闲人”除了有被贬的郁闷之外,更多的是自我排遣后的释然、内心的豁达。陆游自称“闲人”,表现出的则是不屑、愤慨不平之气,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将课外与课内两诗比较的“学考一致”题型,其审答要点在于:(1)读懂课外诗,准确理解该诗的内容、情感(标题、作者、注释、选项等),尤其是带着比较的内容去读懂甚至读透该诗。(2)仔细审题,找准比较角度。一般来说,与课文比较的多是常规角度,如形象、语言、情感与艺术技巧,而且涉及初中课文的,更是如此。审题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