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难点21:诗歌阅读之衔接课内篇目的比较阅读(原卷版)一、考情一览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22新高考II卷李白《送别》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客观题全国乙卷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主观简答2021新高考Ⅰ卷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客观题二、命题趋势近年高考中诗歌比较阅读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对比形式:一种是两首课外古诗的比较阅读,通常会给出对比要素,如意象、情感、表达方式等;另一种是课内外诗歌的比较阅读,不单独设题,但在选择题选项或者简答题中考查学生对课内诗词的记忆与理解。一、设问形式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方式/语言风格/意象/情感上的不同。二、解题方法(一)分析选择题时需注意:1.观察选项,明确对比项目及角度:2.定位原文,找准区域。根据选项的描述定位原文,找到相对应的区域、字词。3.细致比对,综合选择。在翻译诗歌的基础上进行细致比对,看是否能够一一对应,再结合全文的主旨进行综合选择。(二)回答简答题时需注意:1.阐述时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2.要对诗歌原句进行分析,切忌直接得出片面结论。3.如果是分析情感的异同,要写出情感词以及情感产生的缘由。4.如果是对比手法的异同,要分别具体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主旨是什么。(三)主观题诗歌的比较阅读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进行,内容层面包括诗歌的客观对象和主旨等要素,形式层面包括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要素。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1.明确对比的要求:是对比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2.明确对比的角度:应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比。一般题干会明确指出对比角度,角度的个数不等。3.整体感知,明确异同,根据题干所给的角度,从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出发,整体比较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根据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先寻找能够体现相同点的诗句,结合该诗体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在哪里;再寻找能够体现不同点的诗句,分别结合诗句进行具体的分析。(2022全国乙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重难点突破: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的重点以及考查的方向。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找出本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排遣离愁的句子。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第三步:结合具体语境,仔细分析诗句是如何排遣离愁别绪,抒发感情的。第四步:整理答案,根据分值分点,形成文字。作答步骤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的重点以及考查的方向。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找出两首诗中需要比较的诗句。第三步:结合具体语境,仔细分析诗句是如何体现问题的。第四步:整理答案,根据分值分点,形成文字。古代诗歌阅读(一)(2022上·广东梅州·高三校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