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历史(选修)试题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部分),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通关凭证,金节上有“见其金节则毋政(征),毋予浮认,不见其金节则政(征)”的铭文,并规定免征数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该文物可用于研究()A.楚国霸主地位的确立B.全国性贸易网络形成C.战国时期的税收体制D.我国最早的成熟汉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运输货物的通关凭证”“见其金节则毋政(征),毋予浮认,不见其金节则政(征)”及所学知识可知,该青铜器涉及楚国征收商税的情况,可以用来研究战国时期的税收体制,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出土的楚国的关于税收的一件青铜器,不能得知楚国确立了霸主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楚国的商业贸易情况,不能得知全国性的贸易网络,排除B项;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甲骨文,排除D项。故选C项。2.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B.促使匈奴人大量内迁中原C.实现了对西域的行政管理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答案】A【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管理机构,并且派人屯田、设置校尉领护,这些都有利于加强西域与中原的联系,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并没有匈奴人大量内迁,排除B项;西汉实现对西域的行政管理,体现在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排除C项;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3.曹魏玄学家嵇康认为司马氏集团虚伪礼法,主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也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这反映出他()A.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B.调和佛教道教理论C.克服传统儒学的局限D.力图重建精神信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据材料“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可知,嵇康主张通过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社会,反映了嵇康重建精神信仰的努力,D项正确;据材料“秉持志向、立身清远”可知,嵇康强调社会责任,并非逃避现实,排除A项;材料中嵇康强调的是儒家思想,没有涉及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排除B项;“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属于传统儒学强调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4.北宋天圣五年十一月,朝廷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该诏书的颁布()A.反映出社会成员身份平等B.有利加速宋代人口流动C.旨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表明政府放松了土地交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及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地主和佃户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