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3~202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2024.0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讲到“有学者考证朱砂刻画的符号为‘文’字”,说明刻画符号可能是文字的起源,这可以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A项正确;国家初始形态是指一个国家在形成之初的基本状态,通常包括国家的领土、人口、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等方面。材料信息无法直接得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的结论,排除B项;仅仅凭借“尧、邑”的字符无法得出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地的结论,排除C项;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与长江流域不符,排除D项。故选A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项。2.西周时期的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大部分务农、从军。至春秋晚期,士开始转变成为具有游动性质的士人,主要延续文事的传统,或仕宦,或教学。这一现象()A.强化了封建贵族的统治B.缘于儒家思想的传播C.反映了阶级结构的变化D.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至春秋(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西周时期的士的职责为务农、从军,说明此时士为奴隶主阶层,为上层贵族承担赋税和兵役的义务,所以进行的是文武和一的教育,到春秋时期,士阶层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通过游说获得地位和财富,而不是世袭获得财富,故不再承担兵役,反映的是阶级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此时地主阶级是在逐渐发展的过程,尚未建立封建统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内容,其产生于春秋时期,不能覆盖材料的完整时间,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这种士内涵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3.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是汉武帝时期中央监察系统的三大支柱。御史系统地位最尊,丞相司直协助丞相检举不法,亦可督察诸州刺史,司隶校尉则负责纠察京师及重要郡国的官员,三者不相统属。据此推知,当时的监察系统()A.职能各异阻碍了地方行政B.监察分权削弱了中央集权C.组织严密有利于整肃吏治D.以卑临尊降低了工作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御史系统地位最尊,丞相司直协助丞相检举不法,亦可督察诸州刺史,司隶校尉则负责纠察京师及重要郡国的官员,三者不相统属。”可知,当时监察系统组织严密有利于整肃吏治,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监察系统分工明确,职能各不相同,有利于整顿吏治,排除A项;监察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中央监察系统的三大支柱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4.下表为现代学者经考证后编制的表格,这一考证可以说明()明末清初私人海外贸易利润总额和利润率航线年均商船数平均利润率年均贸易总额(两)利润额(两)日本40.7250%217万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