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析考情、牢基础【01六上新知衔接】知识链接一·作者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来源:Zxxk.Com]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知识链接二·唐朝时期划分唐代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初唐(618年--712年)时期——玄武门之变以前】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李建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来源:Z*xx*k.Com]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盛唐(712年--762年)时期——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盛唐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盛唐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岑参以写边塞诗见长,高适的诗歌较能反映民间的疾苦。真正能代表盛唐诗坛的大诗人当推“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的诗歌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唐(762年--827年)时期——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中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有白居易、元稹和李贺等人。白居易以讽喻诗见长,他在诗歌中讽刺横征暴敛,反对黩(dú)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晚唐(827年--859年)时期——黄巢之乱以后】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知识链接三·创作背景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开家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宿建德江》应当就是在其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衔接训练·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注释】[来源:学.科.网]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②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③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④客:指作者自己。⑤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⑥野:原野。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