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浦东新区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下,做在试卷下一概无效。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下是一一对应的,并留下了足够的答题空间,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1.货币与文明货币伴随着经济发展而诞生,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校集币社以“货币与文明”为主题开展系列探究。货币是经济流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1)下图所示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海贝。据学者研究,这种海贝生息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该考古发现可以用来研究(双选)()A.丝绸之路的起源B.早期货币的形制C.货币出土地的地理环境D.中原与南方沿海的交往(2)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和货币有关的实物与表格中的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A.清朝纸钞B.拜占庭帝国金币(出土于北魏墓葬)C.“五铢”铜钱范D.法币钱币说明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①古代国家掌握铸币权的器具②在古代中国境内作为主币使用③见证东西方国家间的商贸往来④终结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3)下图是1944年美国等44国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场照片,该次会议达成的协议(单选)()A.结束了白银铸币的国际货币传统B.形成了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C.建立了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D.确立了美清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屡屡撬动着中国的命运。集币社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制成如下卡片:(一)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不但赋税折银征收,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二)成书于17世纪初的《牡丹亭》、“三言二拍”等戏剧、小说中,有大量的描绘当时民众使用白银购物的情节。(三)据学者研究,19世纪初,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1840年,一两白银已经可以兑换1320文铜钱。(4)卡片(一)描述的赋税制度是,推行者是。(填写内容)(5)卡片(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白银流动问题。A.西、葡开辟新航路B.英国进行鸦片走私C.日本逼签《马关条约》D.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卡片(二)中导致当时民众大量使用白银的外部因素:________(填写下述字母)卡片(三)中反映的白银与铜钱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写下述字母)(6)综合以下探究,谈谈货币变迁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BD(2)CABD(3)D(4)一条鞭法张居正(5)①.A.②B(6)涵盖财政赋税,贸易交流,社会生活三方面变化)调节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改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国际国内贸易,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市场物价,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或方式等。【解析】【本题是综合题】本题是综合题【小问1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原始社会的中国。根据材料所知,图片展示的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海贝,这种海贝生息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而海贝在古代一般被充当货币,可以研究早期的币制形制。从海贝的来源可知,河南地区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海贝,说明中原与南方沿海的交往,选项B、D正确;选项A丝绸之路大致在汉朝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C海贝不是中原地区的产物,不能得出货币出土地的地理环境,排除。故选B、D项。【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①古代国家掌握铸币权的器具,可知C“五铢”铜钱范为铸币器具;根据材料②在古代中国境内作为主币使用,可知A清朝纸钞是大一统的清朝的主币;根据材料③见证东西方国家间的商贸往来,可知B拜占庭帝国金币因出土于北魏墓葬,其可以见证东西方国家的往来;根据材料④终结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可知D法币的使用使纸币成为主要货币,见证了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故排序为C、A、B、D。【小问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4年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1944年美国等44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