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全国卷I⾼考真题历史试卷(⼄卷)西周分封制下,周天⼦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地及⼈⼝的采⾢赐给卿、⼤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个⼤夫的采⾢就多达数⼗个。这说明A.⼟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巩固D.社会⽣产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地国有制是在战国时期在⼀些诸侯国被废除的,⽽且题⼲仅提到了采⾢数量的增多,没有提及所有制的改变,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开始逐步⽡解,⽽不是不断强化,排除B项;题⼲强调的是诸侯国⼤夫的采⾢越来越多,实⼒逐渐增强,将会危及诸侯国君权⼒,所以诸侯国君权⼒巩固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C项。分封制下,贵族所获采⾢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导致⽣产⼒⼤⼤提⾼,所以诸侯国的采⾢能够经营得很好,故选D项。()22021年河北⽯家庄⾼三上学期周测历史试卷(⼆中⾃习考试41)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夫祭仲告发:“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都,不过叁国之⼀;中,五之⼀;⼩,九之⼀。今京不度,⾮制也。君将不堪。”这说明A.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中央与地⽅的⽭盾尖锐C.嫡⻓⼦继承制名存实亡D.庄公⼤宗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A选项“已经丧失殆尽”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由材料“君将不堪”可知强调的是宗法分封制遭破坏,⽽⾮中央与地⽅的⽭盾,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宗⼩宗的关系⽽⾮嫡⻓⼦继承制,故C项错误;由材料“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都,不过叁国之⼀;中,五之⼀;⼩,九之⼀。今京不度,⾮制也。君将不堪”可知受封的诸侯权⼒过⼤威胁庄公⼤宗地位,故D项正确。()32019年湖北宜昌湖北省宜昌市第⼀中学⾼考三模历史试卷(5⽉)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学派的⼤⼒提倡下,孝成为完整的、有关处理亲⼦关系准则的学说。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曾祖⽗⺟者,处以黥城旦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这表明A.秦朝继承发展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B.秦朝⽤严厉的法律⼿段来维护孝道C.秦朝时孝成为⼈们的⽇常⾏为规范D.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历史学科�考前必刷题1/85H1000009180802拍照提交时需保证此区域完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可知,秦朝法律对于孝道的重视,这反映出秦朝⽤严厉的法律⼿段来维护孝道,故B正确;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的,故A、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们的⽇常规范,故C项排除。42021年重庆⾼三下学期⾼考⼆模历史试卷【重庆⼀中4⽉试题】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在四⽉、七⽉、⼗⽉和正⽉评⽐耕⽜。考核领先的,饲⽜者可以免除⼀年更役;如果⽜因劳累过度⽽腰围减瘦,每减瘦⼀⼨,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这⼀规定A.佐证了当时重农抑商的统治政策B.强化了秦朝的基层社会治理C.适应了农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D.反映了秦朝以法治国的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式。题⼲中的关键信息是“评⽐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国对⽜耕的重视,结合耕⽜对当时农业的重要性可知,这⼀规定适应了农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抑商”,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秦朝的基层社会治理,故排除B;D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主旨不符,故排除。故选C。()52020年湖北⾼考零模历史试卷华⼤新⾼考联盟1⽉教学质量测评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的楚⼈,其次是⻬和赵,再次是韩、魏、燕;⾄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反秦暴动。由此可知A.秦王朝未能实现⽂化⼼理统合B.东⽅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D.郡县制的推⾏激化了社会⽭盾答案A解析()历史学科�考前必刷题2/85H1000009180802拍照提交时需保证此区域完整春秋战国时期,⻓期的分裂割据造成了各国狭隘的国家⺠族认同观念,秦统⼀后也并未实现⽂化⼼理的统合,因此与秦距离最远、⽂化和社会⼼理差异最⼤的南⽅楚地反秦最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