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选择题专项验收(二)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据此完成1~3题。1.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2.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A.喜光,耐干旱B.喜湿,耐洪涝C.喜酸,耐贫瘠D.喜雾,耐阴凉答案:1.C2.B3.A解析:第1题,图①显示大熊猫和塔,应为四川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②显示文字“渔耕粤韵”和赛龙舟的画面,应为广东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③显示窑洞,树木,应为陕西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图④显示四合院,应为北京的标志性地理事物。根据文字材料提示,秦是陕西的简称,枣木梆子为乐器,与这些信息最符合的是图③。所以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第2题,“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体现当地视野开阔,但交通不便,人们相隔很远可以相见,但想走到一起却很不方便,便大声呼喊,以传递信息,久而久之,人们的语言交流便具有了高亢激昂,穿透力强的特点,秦腔作为当地一种流行剧种,也随之具有了该特点。所以答案B正确。“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与C中的千沟万壑有关系,因为这里的交通不便就是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造成的,这里的沟又深又长,造成沟谷两侧的人们可以看见,但很难走到一起。但是秦腔的特点与黄土的土层深厚无关。故C错误。黄土高原受地形限制,人口分布比较稀疏,故D错误。“冬冷夏热,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但是这与秦腔“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这里的植被就形成了与当地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自然地理相一致的“喜光,耐干旱”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这里降水不多,不适合喜湿,耐洪涝的作物,故B错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酸性的红壤,土壤黏重贫瘠,这里的作物大多具有“喜酸,耐贫瘠”的特点,而陕西的土壤是黄土,所以这里的作物没有“喜酸,耐贫瘠”这种特点,故C错误;陕西降水少,晴天多,雾天少,所以这里的植物没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四川盆地云雾多,气候潮湿,作物一般具有“喜雾,耐阴凉”的特点,故D错误。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如图为1985~2014年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路径,据此完成4~5题。4.据材料推断()A.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力强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B.1985~2014年间,电力强度重心总体位于东南沿海C.2003~2014年间,西北地区电力强度增速高于西南D.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方向整体上以自西向东为主5.导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科技水平差异B.能源基地位置C.人口迁移方向D.经济增长速度答案:4.C5.A解析:第4题,1985年~2003年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2003年~2014年重心又向西北方向转移。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判断电力强度重心位于中西部地区,故A、B错误;2003年~2014年重心向西北方向转移,说明西北地区电力强度增速高于其他地区,故C正确;中国电力强度重心迁移方向先向西南后向西北,所以整体上以自东向西为主。故D错误。第5题,电力强度是指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电力强度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而逐渐下降,所以导致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科技水平差异。故A正确。能源基地位置和人口迁移方向与电力强度重心的变化没有关系,故B、C错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电力资源投入依赖性较小,且由于节能技术的发展,电力强度比较低。所以是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电力强度重心变化有关,而不是经济增长速度。故D错误。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点,如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