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2024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学测必备知识(最新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梳理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追求智慧的学问考点1:哲学的理解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2.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⑥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考点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2.哲学与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间。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哲学.3.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考点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要反对“替代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反对“取消论”。第二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特别提醒】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考点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有三种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点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阶级性);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方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使命性)。考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考点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提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