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12课玩偶之家()节选激趣导入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纯真、炙热,也是高尚,伟大的。诗人借木棉、橡树这两个意向,表达在爱情里,她希望彼此是平等的、独立的,能够相互尊重倾慕、又彼此情投意合的爱情理想。素养目标1.了解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内容。2.把握本文激烈的戏剧冲突,分析娜拉、海尔茂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概括人物形象特征。4.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01.知人论世02.初读感悟03.深度探究04.思考延伸课堂环节01知人世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挪威戏剧家、诗人。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读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愤世嫉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工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他的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阶段作品早期1850一1868作品以古代英雄传奇、民谣、神话等为素材,题材多样,富有幻想和浪漫色彩,如《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恋爱喜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等。中期1809一1890把揭露和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剧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国民公敌》等。晚期1891一1906创作着重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象征主义因素加重,悲观气氛较浓,如《海达·高布乐》和《建筑师》等。“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内涵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讨论又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社会问题剧”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作品易卜生四大问题剧又被称为当代现实剧,包括《社会支柱》(1877年)、《玩偶之家》(1879年)、《群鬼》(1881年)、《人民公敌》(1882年)。戏剧内涵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作用用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分类艺术形式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反映时代历史剧、现代剧物理长度独幕剧、多幕剧风格流派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等冲突性质命运结局悲剧:往往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矛盾冲突、展示善恶两种社会力量的严重斗争。主要表现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所从事的事业,由于邪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不能实现,并以其悲惨遭遇或自身毁灭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悲愤、崇敬。基调庄重,气氛严肃。喜剧:以讽刺、幽默为特点,以揭露、嘲笑社会生活中的落后丑恶现象,从而肯定歌颂美好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戏剧。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能够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戏剧。正剧既可表现重大、严肃的社会事件,也可以表现富有社会意义的日常生活;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又有对反面人物的批判。戏剧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戏剧戏剧结构幕(戏剧情节发展在时间上的一个大段落)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