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13.4课和天空树激趣导入你见过在雨中行走的树吗?你看到过雪花在空中绽放吗?你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开始于什么时候?又在何时,停止了?也许,这种思考,本应贯穿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素养目标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01.知人论世02.初读感悟03.深度探究04.思考延伸课堂环节01知人世论了解作者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他总能用诗歌感动生活,抚慰浮躁中渴望宁静的内心。拓展:自然观念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义社会浪潮下的展现出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与抵抗救赎。藉由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作背景写《和天空》出自集《完成一半的天堂》。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表于树诗诗发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姆的事被分明的部分罗业为鲜两:一面是心理生医,另一面是年而富有名的人。特朗斯特姆所的代则轻气诗罗处时,然在他虽的近以至整世界生了多天地的事情邻个发许惊动,但瑞典是一中立家个国,期以政长来治定稳,社展平会经济发稳,人着悠的“福利生活”。他有足的面大自们过闲够时间对然——波的海的、落日、船帆罗岛屿,瑞典的站、村庄、林、雪橇等等——沉思车树,因而他的歌有着某方式的悟色彩诗种东顿,而意象的新奇,自他的度作理念和在来难写艺术上不懈的努力。解题①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02初感悟读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汲取(jí)黑鹂(lí)瞬息(shùn)绽开(zhàn)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汲取:吸收;摄取。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任务活动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活动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就像/果园里的/黑鹂雨停歇。树/停下脚步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当雪花/在空中/绽开活动2:朗诵指导①语速上:“匆匆走过”、“它有急事”代表事情紧急,因此语速要稍快紧张;“停下脚步”、“在等待”说明不再紧急,语速要稍慢舒缓。最后“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饱含深情,因此尤其要放缓语速,拉长语调,以达到余韵悠长的效果。②轻重上:几个重点意象要重读。如“一棵树”、“雨中的生命”、“黑鹂”、“雪花”等。这些意象有着复杂的意味,构成了别样的意境,要通过重读加深画面感。任务活动二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概括内容,梳理层次,并补全逻辑导图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