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七年级学科核心素养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成绩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2)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4)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6)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孔子说:“______,______。”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论语>十二章》(8)《<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孔子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按要求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重音和停连。温馨提示:重音用“·”标在词语下方,句子中间的停顿用“﹀”标在词语之间的上方。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3.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半夜里听见繁杂①(A.záB.zhá)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甲】(A.沉闷B.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乙】(A.遮蔽B.遮拦)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qīng②(A.顷B.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②处_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_____【乙】______(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大雨接着就来②徘徊了一会子③窗外雷声作了④愈下愈大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D.②③①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的时候都束手无策。B.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听到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身保护。5.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惠存”“拙作”“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二、阅读(65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题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该题目点明了诗人写诗的地点。B.甲诗颔联中的“平”“阔”写出了春潮涨满,江水浩渺,恢弘阔大的景象。C.乙诗“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一句,“强”字写出诗人无可奈何的心理。D.乙诗尾联通过实写菊花在断壁残垣间寂寞开房,描绘战乱后长安萧瑟破败图景。7.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二)(13分)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