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单元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考点巩固卷考点01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T1-10限时:10分钟)考点02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T11-18限时:8分钟)考点03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T19-28限时:10分钟)考点04考点综合(T29-30限时:20分钟)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2024·湖北卷)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行政中枢D.建立宗室藩屏【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2.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A.行政效率有所提升B.宦官专权现象得以解决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内阁权力得到加强D.君权相权矛盾日益凸显【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可知,高拱建议还权于内阁,体现了内阁的权势日益膨胀,C项正确。材料强调明代内阁权力的增强,无法说明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A项;宦官专权现象在明穆宗时期并未得以解决,排除B项;明初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所以此时不存在君相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3.明初立法禁止宦官干政,但实际上,宦官仍在参与外朝政事。虽有外朝官员屡次弹劾宦官干政,希望裁减宦官,但宦官人数一直在增长。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监察制度的缺失B.内阁地位的提升C.宦官权势的扩大D.君主集权的发展【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宦官服务于皇帝,因皇帝需要处置政事,就会派遣宦官,皇帝为了更多的集权,就派遣更多的宦官处置,D项正确;明代就有监察体制的,而且材料不涉及监察,排除A项;明太祖时期并没有内阁,排除B项;宦官权势的扩大是现象,并非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4.明建文帝时期已经修完《明太祖实录》,但永乐帝即位后“一改再改”,将“其有碍于燕者,悉裁草”,而“极诋建文君臣之非”,还在明太祖诏谕群臣的话中增入“国有长君,吾欲立燕王”等语。这表明()A.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B.直笔成为衡量史著优劣的标准C.永乐帝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D.君主个人行为影响实录的记载【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永乐帝通过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地位,因此他修改史书是为了美化自己,为自己登上帝位提供依据。由此可知君主个人行为影响了实录的记载,D项正确;永乐帝主要是为了自己的行为制造依据,并不能说明建文帝时期官修史著内容失实,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不是史著优劣的标准,排除B项;永乐帝要求史官修改史著,由此并不能说明他重视历史叙述的客观性,排除C项。故选D项。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阻挡了列强对沿海的侵略C.加强与亚非诸国的联系D.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