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热点03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1.命题情境源自生产生活中的与力的作用下沿直线运动相关的情境,对生活生产中力和直线有关的问题平衡问题,要能从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正确画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示意图,正确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解决问题。2.命题中既有单个物体多过程问题又有多个物体多过程问题,考查重点在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能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命题较高的考查了运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板块模型板块模型可以大体分为“有初速度”和“有外力”两大类。有初速度可以是物块有初速度,也可以是木板有初速度;有外力可以是物块有外力,也可以是木板有外力。第一大类:有速度、第二大类:有外力。解题思路①根据相对运动,确定摩擦力②基于受力分析,列出牛顿第二定律③画出v-t图像,列运动学公式④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找外力F的临界值。二、斜面模型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平行于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等解决问题。三、传送带模型Ⅰ、受力分析(1)“带动法”判断摩擦力方向:同向快带慢、反向互相阻;(2)共速要突变的三种可能性:①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零;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方向突变。Ⅱ、运动分析(1)参考系的选择:物体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均以地面为参考系;痕迹指的是物体相对传送带的位移。(2)判断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吗?(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Ⅲ、画图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特别是画好v-t图像辅助解题,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注意参考系的选择。(建议用时:30分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校联考一模)如图甲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长木板P,小滑块Q(可看做质点)放置于长木板上的最右端。现将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让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力F的作用。滑块、长木板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滑块Q与长木板P的质量相等,小滑块Q始终没有从长木板P上滑下。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Q与长木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B.长木板P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75C.t=9s时长木板P停下来D.长木板P的长度至少是16.5m【答案】C【解析】A.由乙图可知,力F在5s时撤去,此时长木板P的速度为v1=5m/s,6s时两者速度相同为v2=3m/s,在0~6s的过程对Q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根据图乙可知代入数据可得μ1=0.05故A错误;B.5s~6s对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μ2•2mg=ma1由乙图可知a1=2m/s2代入数据可得μ2=0.075故B错误;C.6s末到长木板停下的过程,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可得a3=1m/s2这段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所以9s时长木板P停下来,故C正确;D.6s前长木板的速度大于滑块Q的速度,6s后长木板P的速度小于滑块Q的速度,由v-t图像的“面积”可知前6s的相对位移大于6s后的相对位移,故长木板P的长度至少为前6s过程中Q相对P滑动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2.(2023·河南新乡·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足够长、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薄木板和物块沿着斜面相对静止一起上滑,滑到最高点后一起沿着斜面下滑,薄木板和物块始终相对静止,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在薄木板和物块向上滑动和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滑动过程中,薄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向下滑动过程中,薄木板对物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C.薄木板与物块之间始终没有摩擦力D.斜面体与水平面之间没有摩擦力【答案】C【解析】ABC.在向上滑动过程中,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物块受力分析可得可得,所以向上滑动过程中薄木板和物块之间没有摩擦力,同理下滑过程中也没有摩擦力,AB错误,C正确;D.斜面体与A的作用力只有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