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言类文本阅读考点十五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突破高考文言文阅读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句之不知,惑之不解”读“彼童子之,授之而其句者”。师书习读--------愈《韩师》说由于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何为“断句”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句读:语意完足的称为「句」,语意未完而可稍停顿的称为「读」。断句故事解读:凡事没弄清原委,没有理解,就会笑话百出。01020304目录CONTENTS考情分析知识图谱析真题研核心提炼05型特题训01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年份卷别2016~2022年所有全国卷及2020~2022年新高考Ⅰ、Ⅱ卷题干表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命题特点①所选句子多为叙述性句子,展示传主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50字左右。②设6~8处停顿,有两处难度大的不同。③侧重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考情分析年份卷别2004~2022年浙江卷题干表述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命题特点①一般设6处停顿,偶尔也有5~7处。②断对两处得一分,多断、漏段、错断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2023年高考全国四套卷,均将断句题由单选题改为了多选题。看似难度加大了,实则难度变小,因为断句只有三处,句子相对较短,字数在30字左右,需要断句位置用字母标识,考生只需在相应字母处涂黑;而以前的单选题是7处以上的停顿,浙江卷的主观题也要断6处左右。句子很长,而且变化也复杂,现在变成多选题,三处停顿,实际上降低了难度。解读题型变化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新高考Ⅰ卷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新高考Ⅱ卷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全国甲卷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全国乙卷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02知识图谱文言句断原则方法字句必须能讲通内容必须与整体语境相符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名代断句虚词断句句式断句排偶断句对话断句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熟读精思是关键。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内容大意全理解,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常用虚词是标志,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顶针,修辞提供好条件。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总结步骤,明确方法语境定语意——最快速、最便捷。通过语境,把握文脉,推断语意。标志巧判断——最明显、最常用。对话词、虚词、对称结构词是常用标志。语法定答案——最科学、最可靠。主谓宾是否完整,特殊句式有无断错。03析真题研律探规寻2023新高考卷1真题演练1.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材料一《韩非子》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解析]第一步,根据文言文用用句的基本特点及律词规,可确定一:处CEG①固定上看,从结构“岂……哉”为反问句式,G要处断。第二步,系文本境,疏通文意联语。②意上看,“非云”的意思是“非的里”,其后跟的容,合材料从语韩书韩书记载说应说内结一中的“仲尼之,曰:‘善哉,襄子!一人而天下人臣者莫敢失矣。’”闻赏赏为礼可知,“夫子善之”是非里的容,作“云”的,“韩书记载内应宾语非云夫子善之韩书”意完整,语C处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