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二十一读懂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突破高考第15-16题(原卷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①筿(xiǎo):细竹。②裛(yì):同“浥”,沾湿。③故人:严武。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相互衬托,自然天成,诗人在经历颠沛流离后获得了一处安居之所,心情是轻松舒展的。B.杜甫诗中善用叠字,如“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本诗颔联中“娟娟”“冉冉”既生动形象,又富有音韵之美。C.颔联用比喻、色彩对比、多感官描写等手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微风轻吹,翠竹轻摇,细雨蒙蒙,荷花妖娆,红翠相映,色彩鲜明。D.颈联中的“厚禄”“恒饥”放在句首,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尾联的“欲填沟壑”的说法不致有失实之感。2.本诗运用哪些手法塑造了“狂夫”这一形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注: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3.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设问开篇,更能突出诗人孤苦凄凉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颔联第一句明点题中“宿”,第二句“万里”,不仅指两地间的实际路程,而且指出心理上的距离。C.笑,是苦笑之意,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孤苦境遇的无奈,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D.“明日又逢春”点明题目或呼应前文“一年将尽夜”。用新的一年又要来到,反衬作者日渐衰老,满腹愁绪,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4.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①,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5.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其一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B.其一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C.其五“日色昏”指天色已晚,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交代了战争的具体时间。D.其五“红旗半卷”通过明丽的色彩展现了战士强劲凌厉、奋勇挺进的画面。6.作者在表达征人情感及描写战争方面都善用曲笔,请结合两首诗的画线句具体分析。四.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7.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此时,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B.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夜深时诗人抱膝灯前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从侧面来写“思家”。D.第二首诗第二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8.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闻黄鹂【1】柳宗元倦闻子规朝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