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21读懂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古代诗歌读什么古代诗歌创作时代之久远,场景之陌生,意向内涵之丰富,语言之凝练,情感之复杂,技巧之多样......诸此种种,导致了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障碍。正因如此,要想读懂古代诗歌,品味到诗香,就应如沸水泡茶一样,需要“诗语的散开”“思维的发散”“场景的联想”等。一言以蔽之,读诗须具备思维的宽度。古诗怎么考古代诗歌阅读是高考的必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4个方面。中国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考查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大多是名家作品。命题者为彰显时代特点,突出命题重点,着眼点放在对唐诗、宋词的考查上。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语言的把握、表达技巧的鉴赏、形象的概括、意境的理解能力;主观题则考查了内容概括能力、意境把握和比较、句子赏析、人物形象鉴赏、炼字(词)、思想感情的分析等。解答古诗鉴赏题,分两步走,一是读懂;二是根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读懂诗歌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要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要体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要把握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生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的得分率较低的原因,一是归纳概括不全面,分析不具体;二是鉴赏评价找不准思考方向,不会运用术语。为此,一轮复习时,我们针对这两种情况还要深入系统复习,力求能规范答题。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特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年份、卷别篇名朝代作者体裁题材主观题考点2023·新高考全国Ⅰ卷答友人论学宋林希逸七言律诗酬和赠答诗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湖上晚归宋林逋七言律诗山水田园诗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2023·全国甲卷临江仙宋晃补之宋词送别诗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023·全国乙卷破阵子宋陆游宋词即事抒怀诗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宋魏了翁宋词即事抒怀诗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送别》唐李白古体诗送别怀人诗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唐杨巨源七言律诗酬和赠答诗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示儿子》宋陆游七言律诗即事抒怀诗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特点与变化①选材上,以唐宋时期为主,有诗有词,作者有熟知的名家,也有不知名的,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酬和赠答诗深受选题人青睐。②注重教考衔接,在基础知识、内容(主题、艺术技巧)、选篇上有衔接。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的《答友人论学》考查内容对接《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不同文体,如何表达同一主题)③客观题的考查上,侧重基础的考查,要求读懂诗歌字面意思,看得出作诗技巧,蕴含的感情,塑造的诗歌形象等,更多属于理解、分析层级的能力。④主观题的考查上,由单纯的赏析趋向于情境限制赏析考查,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更注重从内容到思维品质的考查,如从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延伸到诗歌蕴含的哲理、道理的提炼与思考等,如做人道理、读书与立身的关系、学诗途径等,这属于创造、思辨思维。读法1分析标题【精讲】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