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热点08:古诗文阅读之文言比较分析人物、事件类题型突破(原卷版)一、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22新高考Ⅰ卷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比较事件不同天津卷作者与众人“知”与“不知”的区别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述。(3分)概括人物特点上海卷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③段、第⑤段中也有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分析。概括人物特点2021天津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比较态度不同2020天津卷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比较态度不同二、命题特点1.重点考查内容在事件和人物行为、人物性格特点。2.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3.只要求简单理解概括文意,概括人物特点,不要求深入分析。4.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三分题。5.答案要求精练、全面。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1.找准比较点,即围绕什么进行比较。2.找准比较的区域文字。3.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精准分析、概括。例如: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前后的心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热点突破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作答步骤第一步,先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二步,找出原文中孟尝君游说赵王和燕王的语言。赵王:燕王:第三步,分析孟尝君游说赵王和燕王所用的技巧。赵王:燕王:第四步,简要概括,确定答案。作答总结: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一步,先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第二步,找出原文中的位置。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第四步,根据分值,简要概括确定答案。文言文阅读(一)(2022·天津·高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复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以《春秋》。”此圣人操心,不顾世人之是非也。柱厉叔事莒敖公,莒敖公不知,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死之。不知我则已,反以死报之,盖怨不知之深也。豫让谓赵襄子曰:“智伯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此乃烈士义夫,有才感其知,不顾其生也。行无坚明之异,才无尺寸之用,泛泛然求知于人,知则不能有所报,不知则怒,此乃众人之心也。圣贤义烈之士,既...